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尉

县尉

官名。战国置。县级行政机构佐官,掌一县军事,逐捕盗贼。秦汉沿置,大县设左、右尉,小县多为一人,都城所在县或设多人。秩四百石至二百石,由中央任命。自有治所主要属吏有尉史、尉从佐。三国魏同。晋以后,京师畿县置六部尉、经途尉等,余县同魏制。北朝仅畿县设。隋、唐、五代掌课调征收,判司户、司法等曹事务。隋炀帝曾改县正,寻改书佐。唐初复改县尉,员额品秩各因县之级别而异,少至一人,多者六人,阶从八品下至从九品下不等。通常为进士入仕者初任之官,京畿县尉尤为显重,入朝可授郎官、御史等职。宋朝自太祖建隆三年(962)始置,统辖弓手,维持治安。元丰改制,定为从九品。辽、金、元均设,掌巡捕盗贼。金代赤县尉正八品,其他正九品。下县以主簿兼领。元朝县尉从九品,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


官名。秦汉县皆置尉,掌捕盗贼,按察奸宄。其后历代沿置。元代既置尉,又置典史;明代废尉,留典史。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通典·职官十五·总论县佐》。

猜你喜欢

  • 尚书右中兵郎

    参见“右中兵郎”。

  • 里司

    官名。梁置,为地方下级官吏。《梁书·安成康王秀传》:“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

  • 旷野将军

    官号。北魏置为杂号将军,位较低,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九品上。北周沿置,为正一命。隋朝为散号将军,从九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1)武官名。南朝宋有广野将军,北魏与北周则称旷野将军,

  • 牛加

    官名。夫余国置之。夫余国以六畜命官,有牛加、马加、狗加等,分主各邑落。见《后汉书·东夷列传》。官名,汉时夫余国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在长城之北……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

  • 曲台

    太常寺之别称。

  • 书状司

    吏员名。宋初置于太府寺,员额一人,掌文牒之事。元丰改制后废。

  • 丙字库大使

    官名。丙字库为明朝内府十库之一,内贮绵丝布匹;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掌管库务。参看“承运库大使”条。见《明史·职官三·其外有内府供用库》。

  • 破羌都尉

    官名。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寔置。掌管凉州地区的羌族事务,张诜曾为之。见《晋书·张轨传》。

  • 万安营缮司

    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三年 (1330)置,秩正五品,隶寿福总管府,掌万安寺营建修缮。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官署名。元置,属寿福总管府,掌营造、钱粮之事。其官有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都

  • 右肃政台

    官署名。唐武则天文明元年(684)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光宅元年(684)分置左、右,按右台监察京城外文武官僚; 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右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