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厂卫

厂卫

官署名。明朝宦官所领东厂、西厂及内行厂与锦衣卫的合称。因其均掌缉查治狱诸事,故合称之。


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先后设“东厂”、“西厂”、“锦衣卫”,“厂卫”是“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合称。因为这些官署性质相近,都是掌管缉捕诏狱的,关系密切,故常合称。参看“东厂”“西厂”“锦衣卫”条。

猜你喜欢

  • 西南面巡检使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巡检西南与宋边界事。景宗保宁(969—979)初,宋师屡梗南边,以耶律合住为涿州刺史、西南兵马都监、招安、巡检等使。后置巡检、同巡检等职。

  • 厅丞

    官名。清末高等与京师地方审判厅长官。详“审判厅厅丞”。

  • 右飞龙院

    官署名。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分飞龙院为左、右,以小马坊为之,掌马牧之事。

  • 辟雍丞

    学官名。见“辟雍(2)”。

  • 团练副使

    官名。唐朝始置,为团练使副职。五代沿置,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 ,定为准从六品。宋朝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无职掌,哲宗元祐(1086—1094) 中定为从八品。辽朝诸州或置,为团练使司副长官。武官名

  • 巡教使臣

    军事教官名。宋神宗时置,掌训练考核军士武艺。数年后废。军职名。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选择使臣,于每年春秋分别考核在京殿前司与马步军司所属军士的武技,称为巡教使臣,元丰时罢废。

  • 台衮

    三公别称。古以三公比天之三台,衮即三公命服。《风俗通义·十反》: “(刘矩)三登台衮,号为名宰”。

  • 琉球官学

    学校名。清朝培养琉球留学生之机构,康熙二十三年(1684)琉球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业,均准入国子监就读,始称官学。其后,二十七年、雍正二年(1724)、乾隆二十五年(1760)、嘉庆十年(1805)、道

  • 东园武士

    官名,汉置。皇帝皇后死,在未定谥号前称“大行”。大丧,东园武士掌载“大行”车。《后汉书·礼仪下·大丧》:“东园武士载大行,司徒却行道立车前。”“东园武士奉下车,司徒跪曰‘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车入

  • 州记室书佐

    州门下吏名。东汉时公府置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晋书·职官志》记晋代于司州置记室书佐,而南朝《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有记室一人,书佐一人,是各为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