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尉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太仆院改名,兼领武备监。掌马匹出纳、马具制作及武器缮治出纳。二十一年武备监独立为寺。二十四年罢,改置太仆寺。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置,掌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之事。其属有资乘库,武备监也曾一度属该院。其官有卿(从二品)、少卿(从四品)、丞(从五品);还有经历、知事、照磨、管勾、令史、译史、知印、通事、奏差、典吏等。至元二十四年改称太仆寺。见《元史·百官六·武备寺、太仆寺、尚乘寺》。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太仆院改名,兼领武备监。掌马匹出纳、马具制作及武器缮治出纳。二十一年武备监独立为寺。二十四年罢,改置太仆寺。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置,掌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之事。其属有资乘库,武备监也曾一度属该院。其官有卿(从二品)、少卿(从四品)、丞(从五品);还有经历、知事、照磨、管勾、令史、译史、知印、通事、奏差、典吏等。至元二十四年改称太仆寺。见《元史·百官六·武备寺、太仆寺、尚乘寺》。
爵名。清初九等世爵之第五等。乾隆元年 (1736) 定汉文名为“男”。分为四等,叙正二品,不加美名。参见“男”。
官名。唐高宗龙朔三年(663 )始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人,正四品下,掌谕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分隶左、右春坊。宋朝仁宗、神宗、钦宗为太子时皆置,以他官兼任。金朝置为东宫僚属,正五品,掌赞谕道德、侍从文
官名。元朝在商货经过的地方抽分场提领所(收税机关),每所设提领、同提领、副提领,负责抽(收)税工作。官名。元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所属有柴墟东西口、海州新坝、北砂太仓、安河桃源、太湖东西口、时堡兴化、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335—348)中置,掌东宫宿卫,位在太子四率上。参见《晋书·石季龙载记》。
官名。明朝鸿胪寺置,一人,从五品。详见“鸿胪寺左少卿”条。
官名。西周置。膳夫属员。掌食品的贮藏保管。官名。西周设置,《善夫山鼎》中有司贮,为善夫的属官。专掌食品的贮藏保管,以供使用。参见“膳夫”。
即“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① 官名。隋朝谒者台之职官。炀帝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从八品,取代旧寄禄官光禄、卫尉寺丞、将作监丞。② 散阶称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
官名。秦汉皆置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曰京兆尹,掌治京师。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和都水、铁官两长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
官署名。即尚书省。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垂拱元年 (685) 以后又改名文昌省、中台等,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尚书省。官署名。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不久又改称文昌都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