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卫士令

卫士令

官名。秦置,西汉因之,秩六百石。有丞。领未央宫卫士,管理宫城诸门警卫。隶卫尉(中大夫令)。其余诸宫亦置,分隶诸宫卫尉。东汉南、北宫各置一员,皆隶卫尉。三国魏、西晋沿置,七品。东晋、南朝省。北齐复置,为卫尉寺卫士署长官,掌京城及诸门屯卫士兵。


官名,秦置,汉沿置,俸六百石,属卫尉(中大夫令),掌领卫士,守卫宫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卫士三丞。”到东汉,南宫北宫各置卫士令一人,分掌南北宫卫士,俸六百石,各有丞一人。《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晖传》:“帝闻壮之。及当幸长安,欲严宿卫,故以晖为卫士令。”三国魏、西晋沿置,东晋南朝省,北齐复置,为卫尉寺卫士署长官。掌京城屯卫兵。

猜你喜欢

  • 船政司郎中

    官名。清末邮传部船政司主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二人,正五品,奏补。掌主本司事务。

  • 惠民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合并五处出卖药所置,全称为医药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南宋初不置。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改行在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设监官、监

  • 司法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员额一人,为司法院的长官,其职权有四:一、综理全院事务,掌理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二、为统一法令及变更判例会议主席;三、对于行政法院及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审判,认为有必要时,得出

  • 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

    见“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

  • 管干六尚局

    官名。北宋有管勾六尚局,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参见“管勾六尚局”。

  • 外都曹令

    官名。北魏置。外都坐大官属官。《魏书·尧喧传》:“(吕受恩)累迁外都曹令,转北部给事、秦州刺史。”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制罢。

  • 左右天武军

    禁军名。后梁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十二月,改左右龙虎军为左右天武军,与左右天威军、左右英武军合称六军,以勋戚旧臣领之。

  • 司寂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齐鸿胪寺统典寺署,有僧祗部丞。北周于春官府礼部下大夫之下置司寂上士,正三命;司寂中士,正二命。掌法门之政。

  • 胥附

    官名。新莽太子四友之一。始建国三年 (后11) 置,秩大夫,以故尚书令唐林任之。官名,王莽置,为太子四友之一。王莽以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谓之太子四友

  • 舍利详稳

    官名。辽置,见“舍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