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二卿

十二卿

官名合称。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以太常卿、宗正卿、司农卿为春卿,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为夏卿,卫尉卿、廷尉卿、大匠卿为秋卿,光禄卿、鸿胪卿、大舟卿为冬卿,合为十二卿。


南北朝以前有九卿,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又增三卿,共十二卿,分春夏秋冬,各三卿,太常、宗正、司农三卿为春卿;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卫尉、廷尉、大匠三卿为秋卿;光禄、鸿胪、太舟为冬卿。十二卿都有丞、功曹、主簿。见《隋书·百官上·诸卿》。

太常卿掌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等。宗正卿掌皇室、外戚之籍。司农卿掌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田等。太府卿掌金帛府帑等。少府卿掌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等。太仆卿掌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等。卫尉卿掌宫门屯卫兵。廷尉卿掌监东西中华门。大匠卿掌土木工程建筑。光禄卿掌宫殿门户等。鸿胪卿掌导护赞拜。

猜你喜欢

  • 官位

    官员的职位。《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 馆阁校勘

    官名。北宋前期置,以京官充任,为馆阁职事之一,掌校勘书籍,通常不许带职补外。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哲宗元祐(1086—1093)中复置。

  • 后曹

    官署名。汉朝郡府职事机构,指贼曹、决曹。《汉书·萧望之传》: “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贼曹、决曹皆后曹。”官署名,即贼曹、决曹。《汉书·萧育传》:“后为茂陵令,会课,育

  • 总统府机要室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掌理有关机要电务事项。设主任、副主任各一人,秘书二人,科长二人,视察四人,科员二十人,雇员二人。

  • 辟雍司业

    见“辟雍”。学官名。见“辟雍(2)”。

  • 掌宾

    官名。隋炀帝始置,二十四掌之一,属尚仪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朝改正八品。为司宾、典宾之佐,协掌宾客参见、朝会引导、宴会赐赉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

  • 内衣库使

    官名。宋初置,为诸司使之一。后改衣库使。

  • 太乐令丞

    官名。西汉时太常属官有太乐令及丞,掌祭祀及享宴的乐舞。东汉改太乐为大予乐,亦置令及丞,魏晋时复旧称,所掌与汉同。晋元帝时并太乐于鼓吹,后来有时仍有设置。南朝宋齐梁陈均置,梁制太乐令又有清商署丞。北齐称

  • 北平部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北平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部下分设

  • 济南兵马司

    即“济南兵马指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