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门
清朝“步军统领衙门”之俗称。
清朝“步军统领衙门”之俗称。
官名。又称“大理”。春秋战国齐置。掌刑狱。《管子·小匡》: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
官名。金置,见“书画局”。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设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官名,汉置,为使匈奴中郎将的省称,俸比二千石,掌护南单于,有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加;掾,随事为员(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
春秋战国时期公卿大夫别称。《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荀子·王制》: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太子宾客”的简称。1、汉朝对无固定职事之僚属的称号。《后汉书·隗嚣传》:“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王元为大将军,杜陵、金丹之属为宾客。”2、“太子宾客”的简称。
官署名。即尚书省工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工部。
即“曳刺”。
武官名。辽置,见“诸军都虞候司”。
官名。元代于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各设典给一人,掌生员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