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制司

军制司

官署名。①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陆军制度、编制、征调、补充及军械制造、交通建筑等项事宜。辖搜简、步兵、马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台垒七科。置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七人、科员三十六人、录事二十人,分司各职。②清末海军部所属之机构。宣统二年(1910)改原筹办海军事务处第一司设,旋併入海军部。掌海军规制、铨法,旌别水师人员,功过、封荫、赏恤并典领之。辖制度、考核、铨衡、驾驶、轮机五科。置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五人、科员十四人、录事十人,分司各职。


官署名。(1) 陆军部所属。清末设置,掌全国陆军一切制度、编制、征调、补充及军械制造、交通建筑等审验法式事项。主官有司长一人,下设科长、科员、司副官及绘图员、艺师、艺士、录事等员。司内分设搜简(掌陆军建设章制、编制等事)、步兵、马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台垒(掌勘查及建筑台垒等事)七科。(2) 海军部所属。清末设置,掌海军规划、考绩、驾驶、器械、轮机等事。主官有司长一人,司内分设制度、考核、驾驶、轮机四科,各设科长,科员及录事。

猜你喜欢

  • 考功司郎中

    官名。即“考功清吏司郎中”。

  • 散骑集书

    官名。三国魏置,散骑省属官,七品。官名,三国魏置,属散骑省。掌侍从左右、顾问应对、集录诏令、收转章奏文书等。

  • 亭伯

    爵名。三国魏置,封公之庶子。爵名,三国魏文帝置,用以封公之庶子。《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三年三月,“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

  • 典客馆令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宾客、少数民族之接待事务,有丞,隶太常卿,流外三品勋位。隋改典客令,隶鸿胪卿。

  • 官刑

    惩处官吏的刑罚。① 谓鞭刑。《尚书·虞书·舜典》: “鞭作官刑。”孔安国传: “以鞭为治官事之刑。”②对官吏黜陟废置等惩处之法的泛称。《周礼·天官·大宰》: “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史记·五帝本纪》

  • 五官灵台郎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改天文博士为灵台郎,肃宗乾元元年 (758) 加号五官灵台郎,员五人,正七品下,掌天文气象观测及教习之事,隶司天台。辽朝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钦天监亦置,从七品,掌

  • 典豫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豫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厨”。

  • 户部总科尚书

    官名。明洪武八年 (1375) 因事务繁剧,于户部总科置,一人。十三年罢。

  • 国大夫

    爵名。战国魏置。汉朝亦置,即官大夫,第六级爵。《韩非子·内储说上》: “(吴起)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赐爵国大夫。”裴骃集解引文颖曰:

  • 殿中都令史

    官名。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管理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武帝天监九年(510)诏令选用有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