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直接办事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 在抗日战争期间其编制几经扩大,编制最大时期为一室三处:侍卫长室,专管委员长的警卫侍从,所辖警卫大队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第一处分设第一至第三组,第一组掌接待、财务、卫生、饮食;第二组, 掌军事参谋业务;第三组,掌警卫事务。第二处分设第四至第六组,第四组,掌党、政、经济业务;第五组,掌有关外交业务;第六组,掌国内外情报业务。第三处分设第七至第九组,第七组,掌对于人事的调查考核;第八组,掌人事统计、登记事务;第九组,掌中央训练团毕业学员的通讯、调查。此外还有一个机要组,掌机要文电的译发及保密、管理、分送等业务,与第二处及第三处均有联系。各组的人员按照业务不同有参谋、副官、秘书、侍卫官的区分,其人数多的达二、三十人。侍从室各室处均直接对委员长负责。侍从室不仅处理各单位呈送委员长核办的各项业务,也直接进行军事指挥及处理重大问题。委员长以手令或口头指示指令侍从室,侍从室则直接以“委员长”名义发布命令。

猜你喜欢

  • 印务札蓝

    官名。清至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每旗一人,辅助印务梅伦处理旗务,遇印务梅伦有事故时,由管旗参领或闲散札蓝代理之。

  • 右清纪郎

    官名。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 于詹事府置。一人,从八品。与左、右司直郎及左清纪郎共掌太子东宫弹劾、纠举之事。不常设。

  • 目兵

    清末新军士兵分为目与兵两级,又各分正副。每棚有正副目各一人,带领正兵四人,副兵八人。正副目不作为军官。

  • 梅里

    官名,辽置,掌管皇族军政事务。见《辽史·百官志一·舍利司》。

  • 辟吏

    ①县令属吏。《韩非子·八经》: “下约以侵其上,相室约其廷臣,廷臣约其官属,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县令约其辟吏。”②任命下级官吏。

  • 从事郎

    官名。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选人官名,防御、团练、军事推官换为从事郎,从八品。元朝置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三十八阶,从七品,敕授。文散官名。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选人阶官第四阶为从事郎,秩从

  • 镇城都督

    官名。北魏末、东魏各州置,负责城防等军事事务。员数可在一人以上。见《北齐书·窦泰传》、《韩轨传》。官名。北魏置。详“镇副将”条。

  • 宫尹

    官名。即太子詹事,唐武则天天授(690—691)中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詹事。参见“詹事”。官名。为太子宫的长官,“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总揽太子宫事。北周置太子宫尹,唐初称詹事,唐武则天

  • 辨验弓官

    官名。元置,属武备寺,员额二人,掌辨验弓弩的优劣。

  • 并省尚书令

    官名。北齐置。主管设在晋阳的并州尚书省事务。其职掌与“尚书令”略同。官名。并州是北齐的建国基地,后来北齐虽建都于邺,而并州仍置尚书省,称为“并省”,设令及仆射等官。尚书令是尚书省的长官,其职权甚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