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祀中大夫

典祀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司长官,员一人,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正五命。下设小典祀下大夫,小典祀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几筵中士、司罇彝中士、掌郁中士、司鬯中士、司牺中士、司鸡中士、司郊上士、司社中士、掌次上士等官属。武帝建德二年 (573) 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理四郊外祀祭坛的守护,坛外四周各有界域,执掌坛域的政令。北周春官府所属有典祀中大夫,正五命,掌如《周礼》中的典祀。任此职者,见《周书·贺若敦传》:“拜典祀中大夫,寻出为金州都督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副职为小典祀下大夫,正四命;属官有小典祀上士,正三命。又有司几筵中士、下士,司樽彝中士、下士,掌郁中士、下士,司鬯中士、下士,司鸡中士、下士,司郊上士、中士、下士,司社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册立使

    使职名。唐中宗至玄宗时置,周边诸政权凡立新主,遣其册立。中宗景龙二年(708)置册立诸国史,隶礼部主客司,择汉官任。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新罗王金兴光卒,其子承庆嗣位,遣赞善大夫邢

  • 前卫率

    即“太子前卫率”。

  • 右校丞

    官名。汉朝为右校令副贰,秩三百石。西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省,东汉复置。隋、唐为将作监右校署次官,置三员。隋从九品,唐正九品下。参见“右校令”、“右校署”。官名,秦汉皆置,为右校令之副,佐右校令掌右

  • 五官将

    “五官中郎将”的省称。五官将是五官中郎将的省称,俸二千石,主五官郎,掌值班宿卫,出充车骑。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国志·魏书·吴质传》:“吴质,济阴人。”注:“《魏略》曰:质字季重,以才学通博,为五

  • 司封员外郎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主爵员外郎置,员一人,从六品上,为吏部司封司次官,掌封爵、命妇、朝会及赐予等事。咸亨元年(670)及中宗神龙元年(705)曾改称主爵员外郎,玄宗开元元年(713)再改司

  • 曹掾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吏部置,分属考功司,掌曹掾官考课之事,由考功郎官领之。

  • 直长长上

    武官名。唐置于左右监门卫,员额各二十人。参见“长上”。

  • 翚雉氏

    少皋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五工正之一,贾逵释为设色之工,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

  • 御者

    参见“御”。

  • 中书科中书舍人

    官名。明置,掌书写敕诰等。见《明史·职官三·中书科》,详“中书舍人”条。官名。明代始置,属内阁。员额二十人,掌书写诰敕、制诰、银册、铁卷等事。凡草请诸翰林,宝请诸内府,左卷及勘籍,归诸古今通集库。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