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衣
内官名。南朝宋孝武帝置,为散位之一,明帝泰始元年 (465)废。
女官名。汉武帝、元帝之后,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充衣为十四级中的第四级。其十四级为:1婕妤,2娙娥,3容华,4充衣,5昭仪,6美人,7良人,8七子,9八子,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此六官同为一等。见《后汉书·皇后纪》“增级十四”注。南朝宋也置,为散位之一。充衣,也写作充依。
内官名。南朝宋孝武帝置,为散位之一,明帝泰始元年 (465)废。
女官名。汉武帝、元帝之后,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充衣为十四级中的第四级。其十四级为:1婕妤,2娙娥,3容华,4充衣,5昭仪,6美人,7良人,8七子,9八子,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此六官同为一等。见《后汉书·皇后纪》“增级十四”注。南朝宋也置,为散位之一。充衣,也写作充依。
官名。唐朝御史台置,初以侍御史掌纠察违失,分左、右巡,以左巡监察京城之内,后以殿中侍御史掌知; 寻以务剧,又选用京畿县尉。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参谋总长,掌管青年军复员士兵的管理、教育与分配事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二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爵位名。太平天国前期诸王之一。翼王石达开称五千岁,官阶为三等,以主将身份辅佐天王,处理军政诸务。系衔为电师、左军主将翼王,对外行文则冠以“真天命太平天国”七字。其办事机关称翼王府。见“翼王府”。
见“河南府”。
官制用语。又称“南班”。北宋承唐制,置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左右骁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武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左右屯卫上将军
官名。清置,为上虞备用处的主官。见“上虞备用处”。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箭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行参军本为公府官,隋初亦置州行参军,炀帝时改州为郡,改行参军为行书佐,至唐改为参军事。参见“州参军事”。
官名。三国魏置,隶御史台。《三国志·高柔传》: “文帝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转加治书执法。”掌奏劾官吏。时别置治书侍御史,掌律令。西晋省。官名。三国魏置,掌奏劾。《晋书·职官志·治书侍御
爵名。南朝宋“伯”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南齐书·沈文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