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
泛指学校的教官。《汉书·翼奉传》:“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
泛指学校的教官。《汉书·翼奉传》:“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分衙。设置年代不详,置司于松州(今赤峰市西南),掌卫军屯田、戍守。
郡散吏名。晋置,为郡吏之长。《晋书·艺术·索紞传》,记紞为敦煌人,太守阴澹命为西閤祭酒,不就。参见“散吏”。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普通六年(525)刊定将军名号时罢。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改为从八品。杂号将军名,东汉末
官名。民国置,掌管技术。位在技监、技正之下。参看“技监”“技正”条。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技术部员,地位在技士之下。参见“技正”。
民国时,因特殊情形在特定区域所设的法院,如当时上海的特区法院即是。
官名统称。宋朝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官统称。
即“积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场用语。宋朝官员因公事诣政事堂向宰相、执政请示汇报,称白堂。
太平天国官类名,即办理整个政府事务的典官。见“典官”。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大小丧祭的祝祷。《周礼·春官》:“丧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大丧劝防之事,及辟,令启。及朝御枢,乃奠。及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