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汉代民间,百家为里,里的长官称里魁,里下有“”,什掌十家,其官也称“”,什下为“”,其官也称“”,“”掌五家。五家互相监察,五家有何善、恶之事,“”便去向监官汇报。见《后汉书·百官志五·里》。


(1)春秋时战车隶属步兵的最小编制单位,以五人为一伍。春秋时出征的士兵在离开乡里时就以伍为单位组织起来,并且隶属于固定的战车,然后到指定的地点集结,再编成各级部队。同伍之人,平时在田里一起劳作,入伍后在一起作战,这样凭声音就可以识正行列,看相貌就能辨认敌我;另外,当时隶属步兵一伍之中,每人分别使用弓矢、殳、矛、戈、戟五种兵器,伍的人数和排列也是由当时步兵兵器的战术性能所决定的。(2)战国时秦国步兵编制,以五人为一伍。(3)战国时秦商鞅实行变法,始以什、伍组织居民,以五家相保,十家相连,以相收司连坐。两汉及南朝亦行什伍之制,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以编组居民。

猜你喜欢

  • 文明

    宋朝文明殿学士省称。

  • 右丞相

    官名。战国秦始置,秦朝沿置,为政府最高国务长官,辅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亦省称丞相。西汉初唯置一丞相,惠帝六年(前189)分置左、右,文帝二年(前178)又置一丞相,武帝征和二年(前91)复分置,不久又

  • 右都押衙

    官名。唐末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所置属官。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以盐铁转运使额职极多,三司使奏罢之。

  • 簿记长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尉。副职称副簿记长,军衔为准尉。

  • 泰常

    官名,秦称奉常,汉改称泰常。泰常即太常,掌宗庙礼仪。《汉书·吴王濞传》:“以盎为泰常,奉宗庙,使吴王。”

  • 柱下御史

    官名。秦置。《汉书·张苍传》: “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官名,秦置,掌四方文书。《汉书·张苍传》:“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是时萧何为相国,而苍乃自秦时

  • 左罴卫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 缎匹库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之一,位于东华门外旧里新库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归理事官管理。雍正元年(1723)归管理户部三库大臣统辖。设郎中一人领库事,下设员外郎、司库、大使、笔帖式、库使、经承

  • 东省特别行政区

    政区名。即原属中东铁路沿线占用土地的附属区域。北洋政府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二月于其地置行政长官,管辖区内行政。但在此之前在司法范围内早已使用“东省特别区域”的名称。如民国九年(公元1920

  • 里胥

    乡吏。犹里宰、里正。《汉书·食货志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注:“里胥,如今里吏也。”也指衙役。宋虞俦《和佥判建平书怀诗》:“箕敛陈逋不问年,里胥促迫政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