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仪鸾司

仪鸾司

官署名。五代后梁始置,宋初因之。掌供应皇帝祭祀、 朝会、 巡幸、 宴享及内廷所需幕、 帷帐以及其他陈设之物。设勾当官,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并归卫尉寺。南宋沿置,改隶兵部。


官署名。掌宫廷仪礼。五代梁置仪鸾司,掌仪仗,其长官为使。宋代仪鸾司,掌供幕帐陈设、御酒御药、随驾出巡等;设勾当官四人。明洪武三年设仪鸾司,正五品,其官有大使、副使。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见《文献通考·职官九·卫尉卿》、《宋史·职官四·卫尉寺》、《明史·职官五·锦衣卫》。

猜你喜欢

  • 知三班院

    官名。见“三班院”。

  • 佐食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祭祀飨食进献食具。《仪礼·士虞礼》: “祝酌醴,命佐食启会。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祝飨,命佐食祭。”

  • 宫台

    即尚书台。国其官署设于宫中,故名。《后汉书·黄香传》:“赐以督责之职,任之宫台烦事。”香曾任尚书令。即尚书。汉朝称尚书为中台、尚书台;因其官署设在宫中,因而也称宫台。《后汉书·黄香传》:“愿乞余恩,留

  • 掖庭局

    官署名。① 隋朝内侍省置,有令、丞、宫教博士各二员,用宦官;炀帝大业三年(607)隶长秋监,改局为署,参用士人。唐朝复隶内侍省(监),用宦官,令二员、丞三员,掌宫人簿帐、女工; 妇人配没,工缝巧者隶之

  • 印房参领

    见“印务参领”。

  • 吏曹都令史

    即“吏部都令史”。

  • 路道正

    僧官名。金置,见“道正”。

  • 五曹

    汉魏以来,中央和地方都分曹办公,就象现在分厅、局、处、科分头办公。西汉时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分为五曹。五曹指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三公曹。《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亦遣尚书仆射讨郎。”注:“

  • 肴藏署令

    官名。即肴藏令。

  • 定远大将军

    官阶名,金朝置。为武散官从四品中,位在安远大将军下,怀远大将军上。散官只有官阶,无具体职事。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四品中。元沿置,升秩为从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