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见“通译官”。
官名。清末各省谘议局长官。详“谘议局议长”。又,内阁总理大臣会议时充议长。
宋铨选之制,凡选人初次获得保举状,称为破白。
爵名。魏晋始置,初定为“公”的一个等级,高于县公。其后各朝多置。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定大、次、小王国制,规定郡公制如小国王。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404)赐郡公国臣吏,自五十人至百人不等,北周时定食
官名。元朝置,为太府监、经正监等府署长官,位在太监上。职掌同诸监监卿、卿。
即“拜察默拖喇哈番”。
见“湖广行省”。
见“使院牙职”。
少傅之别称。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苻坚为伐江南而设,以强弩将军王显任之,统兵戍下邳。见《晋书·苻坚载记上》。
官名。秦及西汉属少府,为汤官令副职。东汉沿置,隶少府所属太官令,员一人,秩三百石,主酒。官名,两汉皆置,为少府属官,西汉为令之副,掌酒。东汉省令,只置丞,且并入太官,属太官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