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下士

下士

①爵名。周朝官制士一级爵位的最低等。《礼记·主制》: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②新莽官秩名。《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后9): “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③官称。西魏、北周置。天官、地官等六府及下属诸司皆置,多为佐贰官。依职掌不同,各冠以所属官署之名,如“典庖下士”、“宫门下士”等。正一命。详见各条。④清末新建陆军中之低级官员。可充任陆军部及所属各司处之“录事”,从九品。宣统元年(1909),修正陆军官制,其马、步、炮、工、辎、警察各队及军需、军医、测绘、军乐等部门皆设此职。


官名,周天子和诸侯都置,士又分上中下三级,位在大夫下,府上。大夫为世族,不在选举之内;士为乡兴贤能,由选举产生。《周礼·天官·冢宰》:“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又)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王莽时指三百石俸的官员。《汉书·王莽传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

猜你喜欢

  • 染工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梁工上士佐官,正二命。

  • 晋阳宫署令丞

    官名。北齐长秋寺所属有晋阳宫署,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掌晋阳宫宫人簿帐、女工。所属有宫教博士二人。

  • 永安宫

    1、东汉宫名。《后汉书·孝献帝纪》:“迁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注:“《洛阳宫殿名》曰: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三国魏宫名,太后居此宫。《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明帝即位,

  • 前锋大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阳平王传》:“拜(拓跋他)使持节、前锋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北讨蠕蠕,破之。”

  • 国子寺祭酒

    官名。北齐置,为国子寺的长官,隋以后改为国子监祭酒。参见“国子寺”。

  • 协理处长

    官名。北洋政府邮政总局各处置,相当于副处长。

  • 司赞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二十四司之一。属尚仪局,二人,从六品。唐改正六品。掌朝见、宴会、赞相之事。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仪局。掌宾客朝

  • 屯田尚书

    官名。西晋初置,为尚书省六曹尚书之一。位三品。武帝太康(280—289) 中改名“田曹尚书”。官名。晋置,掌屯田政令。见《通典·职官五·工部尚书·屯田郎中》。

  • 海防道

    专职道员名。清初在浙江、江苏设海防道,管理海防事务。后废,以沿海巡道兼管其事。

  • 政事

    官府的行政事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注: “在君为政,在臣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