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闻

上闻

爵名。战国置。或说与汉朝 “上闻爵” 同。《吕氏春秋·下贤》: “(魏文侯) 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义侯以上卿[闻]。”陈奇猷注:“毕沅改‘上卿’为‘上闻’,曰: 梁伯子云: ‘《国策》、《史记》皆不见义侯胜荆、齐之事。’ ‘上闻’旧本作‘上卿’,讹。案《史》、《汉》《樊哙传》‘上闻爵’,如淳注引此语作‘上闻’,张晏曰: ‘得经上闻也’,晋灼曰·‘名通于天子也。’”


古爵名。《吕氏春秋·卷十五·下贤》:“(文侯)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汉书·樊哙传》:“(樊哙)下户牖,破李由,斩首十六级,赐上闻爵。”上闻爵,不在秦汉二十等爵之内。

猜你喜欢

  • 龙厩令

    官名。隋朝太仆寺龙厩署长官,置二员,从八品上;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典厩令,升从六品。

  • 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户。置营于白雁口(今河北信安北),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职与下属机构同左、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左武卫大将军

    官名。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朝沿置,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

  • 沉沦草泽科

    科举制科之一。宋代设置,属于不遇类科目,于仁宗时诏举之。

  • 计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审计处和海军部主计处均以计长为主官。参见“陆军部审计处”、“海军部主计处”。

  • 典庖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典庖中士佐官。正一命。

  • 光尉

    为光尉大夫或光尉郡的省称。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霸陵、杜陵,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为光尉郡,其长官称光尉大夫。见《汉书·王莽传》、《三辅黄图》。

  • 多士

    周朝泛指众官。《诗经·大雅·文王》: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尚书·周书·多士》孔颖达疏:“士者,在官之总号,故言士也。”

  • 图画署

    官署名。金朝置,属少府监。掌图画缕金匠。设令、丞领署事,秩从六品、从七品。曾设直长一职,正八品,章宗明昌三年(1192)罢。明昌七年,图画署并入祗应司。官署名,金朝置。掌图画缕金匠。其长官称令,从六品

  • 左司

    官署名。① 初为尚书都省办事机构。隋、唐、五代皆置,隋朝有郎一员,唐朝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为尚书左丞副贰,掌监督管理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政务。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监管吏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