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林令

上林令

官名。西汉置,秩六百石。初隶少府,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后改归水衡都尉。掌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事,有八丞二十尉。东汉以来改置“上林苑令”,亦或省称上林令。南朝梁、陈复置,隶司农卿,管理苑囿园池。北齐不置令,唯置“上林部丞”,隶司农寺钩盾署。隋、唐皆置,为司农寺上林署长官,管理园囿池沼,种植蔬果,冬季藏冰,以供宫廷、百官、朝会、祭祀所需。隋员三人,从八品; 唐员二人,从七品下。北宋初唯存空名,后省。金朝复置,居提点上林署下,隶尚书省工部,从六品。参见“上林苑令”“上林署”。


官名,西汉置,属水衡都尉,掌上林,属官有八丞十二尉,分掌苑中禽兽、宫馆、禁卫治安等。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等九官令丞,上林有八丞十二尉。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于是上林令又属予虞。东汉时废水衡都尉,并其职于少府,仍置上林令、丞、尉。丞为令之佐,尉掌禁卫治安。三国曹魏和西晋沿置,后废。南朝宋复置上林令丞,梁置上林令,北齐置上林丞。隋唐置上林署,有令丞,掌修置苑中林果蔬菜等,供朝会、祭祀、尚食用,兼掌藏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后汉书·百官志·少府》、《历代职官表·内务府·奉宸苑》。

猜你喜欢

  • 崇玄丞

    官名。唐朝宗正寺崇玄署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 ①百官通称,相对民而言。②战国后期指秩位较低的官员。秦汉分长吏、少吏。一般秩位在四百石至二百石者为长吏,百石以下为少吏。历代沿称。明清称衙署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于官者。清朝分京吏、外吏两类,京吏有供事

  • 尚书比部郎

    参见“比部郎”。

  • 崇福司副使

    官名。元置,为崇福司的佐官,员额二人,从四品。

  • 中射

    参见“中射士”。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见“中谢”。

  • 夫头

    ① 清朝矿厂等处丁户之头目。掌管采矿冶铸之丁役,向有司领票,开山采炼,定期依成交纳税金。②清朝从事营缮、修浚等工程夫役之头目。专司带工造做,钤辖所属,查勘勤惰,稽报不安分之人。

  • 承务

    官名。即尚书省左、右司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旧。参见“左司郎中》。官名。承务是承务郎的简称。隋朝六部设承务郎;属于户部的有人部承务郎、度支承务郎、金部承务郎、仓

  • 管河兵备

    官名。明置,据《明会典》记载,济宁兵备一人,专管河盐,临清兵备一人,带管分巡、马政、河道。

  • 右都御史

    官名。参见“左都御史”。官名。明始置,与左都御史同为都察院的长官,秩正二品,清沿置,无固定员额,不预都察院事,仅作为总督的兼衔,在其辖境内于行政权之外可兼行监察权,以表明其地位之特殊。参见“都察院”。

  • 右中郎将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左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一说专掌常侍侍郎。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右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