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首渠

龙首渠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西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历十余年始通。《史记·河渠书》 谓“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时重加修浚。至唐仅存尾闾一段,称为干坑,即今人民引洛渠的前身。

②隋文帝为营建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解决东城和苑内用水而开凿。宋敏求《长安志》卷11:“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 自东南龙首堰下,分支浐水,北流至长乐坡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入苑;西渠屈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西流入城,经永嘉坊,又西南流经兴庆宫,又西流注胜业坊、崇仁坊、景龙观, 又西入皇城,径少府监南,屈而北流,又径都水监、太仆寺、内坊之西,又北流出城。”其后历代屡有疏浚或扩建,水道及引水口亦有改变。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


(1)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省北洛河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县西南引洛河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河。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地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为我国第一条地下井渠。北周时重加修浚。唐废。(2)隋开皇三年(583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自长安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东渠西流入内苑及大明宫,西渠西流入皇城、宫城。唐、明、清均有疏浚及发展。今存城外故道遗迹。


猜你喜欢

  • 清池水

    即今陕西商州市北大荆川。《水经·丹水注》: 清池水 “水源东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

  • 地松河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地松河“其地名松屯,南流入麻哈江”。

  • 官道李庄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官道李乡。民国 《冀县志》 卷8: 官道李庄 “距城四十里。有市”。

  • 柏兴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改柏兴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二十六年 (1393) 改置盐井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柏兴州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旋改盐井卫。

  • 武隆镇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清康熙初置巡司于此。1912年设涪陵分县。

  • 玉蟾寺

    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明史·猛如虎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明监军万元吉“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而伏兵旁塞玉蟾寺”。即此。

  • 白云峰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清一统志·台州府一》:白云峰“在天台县北三十里。《道书》以为第十六福地。一名司马悔山”。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峰寺后。清道光《峨眉山志》卷2:白云峰“即白岩峰, 中峰寺后

  • 哈拉齐河

    今内蒙古凉城县南弓坝河,流注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 哈拉齐河 “在 (镶红旗察哈尔) 旗西南七十里。源出镶蓝旗察哈尔界内,东北流入黛哈池”。

  • 太仓县

    1912年降太仓州置县,属沪海道。治所即今江苏太仓市。1993年改设太仓市。旧县名。1912年改太仓州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1993年撤销,改设太仓市。

  • 千里松林

    即平地松林。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