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门岭

龙门岭

①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北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龙门岭“在太平县西北十五里。上下十余里,势甚高峻”。

②在今浙江武义县南。《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稽句岭”条引《闻见录》:“县南四十里曰龙门岭,有龙门关,东达永康,东南出缙云,要隘处也。”

③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龙门岭“在府城东八里龙门村”。《方舆纪要》卷104合浦县:龙门岭“下有龙门村,有龙门水”。

④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峨镇北。明正德《琼台志》卷6:龙门岭“在州(治今中和镇)西北三十里磨黎都海岸。峙起石峰,两趾奔海,其状肖门,可泊舟。上有石穴,中虚通海透风,名曰风门。内容数十人”。


猜你喜欢

  • 东昌卫

    在今山东聊城市城西南隅。《清一统志·东昌府一》:东昌卫,“明置指挥使。本朝设守备及领运千总”。

  • 同德县

    1935年析贵德、同仁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玛心县东北拉加寺。取同仁、贵德各一字为名。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中心,果洛克番族购粮之孔道,海南番族往来要地。1951年设置同德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

  • 小姓寨长官司

    明末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小姓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小姓寨土百户“其先郁从文,于明末归附,授长官司职衔印信,管束番众。顺治年间,将明时印信号纸呈缴”。清改为小姓寨土百户。

  • 蒙舍赕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蒙舍城(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图城遗址)。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宋大理改开南县。南诏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

  • 普宁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怀仁县置,为怀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仁寿县。②隋开皇十九年 (599) 改奉化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容县。大业初属永平郡。唐

  • 葛陂

    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七十里。上承澺水 (今洪河),东出为铜水、富水 (今堙) 等注入淮河。周围三十里。今堙。《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五年 (188),“遣下军校尉鲍鸿讨葛陂黄巾”。《晋书·石勒

  • 高洛村

    在今河北涞水县东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义和团会集于此,烧毁本村教堂。在今河北省涞水县东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聚集此村,烧毁位于该村的天主教堂。

  • 旗下营子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北旗下营镇。民国《绥远通志稿》 卷2: 武川县第五区驻旗下营子。后属凉城县。1948年划归卓资县。

  • 青城山

    亦名赤城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三十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江原县 “有青城山”。唐代为剑南道四大名山之一。《元和志》 卷31青城县: 青城山 “在县西北三十二里。《仙经》 云:此是第五洞

  • 大洲堡

    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四十里大洲。《方舆纪要》卷80攸县“凤岭镇”条下:“《志》云,县南有大洲堡,嘉靖四十三年,县民刘庚甫户丁结党为乱,佥事苟延庚抚定,为之立堡。”(1)在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太洲,与衡山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