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县

龙泉县

①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侨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后九龙泉附近。八年并入临真县。

③唐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二县置,属括州(后改处州)。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旧唐书·地理志》:龙泉县“以龙泉为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剑川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0年改设龙泉市。

④唐天宝元年(742)改上县置,为上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乾元元年(758)为绥州治。北宋初入西夏,废。

⑤五代南唐升龙泉场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旧名什善镇)。北宋明道三年(1034)徙治今遂川县,宣和三年(1121)改名泉江县。南宋绍兴初复为龙泉县。元属吉安路。明属吉安府。1914年改为遂川县。

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龙泉坪长官司置,属石阡府。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1913年改为凤泉县。


(1)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上县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为绥州治。唐末、五代废。(2)古旧县名。(1)唐乾元二年(759年)由遂昌、松阳两县析置,治今浙江省龙泉市龙渊镇。属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90年撤销,改设龙泉市。(2)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年)升龙泉场置,治今江西省遂川县。属吉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泉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元属吉安路。明、清属吉安府。1914年因与浙江、贵州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遂川县。以境内有遂水而得名。(3)元置龙泉坪长官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为龙泉县,治今贵州省凤冈县。明、清属石阡府。1914年因与浙江、江西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凤泉县。


猜你喜欢

  • 洋林寨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 室韦县

    1920年改吉拉林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室韦镇。1934年改设额尔古纳左翼旗。旧县名。1920年由吉拉林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吉拉林(今内蒙古根河市北室韦镇)。1933年撤

  • 车洪江

    又名牛栏江。在今云南嵩明县及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等县境。《清史稿·地理志》 曲靖府寻甸州:“车洪河自嵩明入,亦曰寻川河,纳归龙河、玉带河、螳螂河诸水,为阿交合溪,又东北入会泽。”称为牛栏江。即“牛栏江”

  • 恩达县

    1912年改思达厅置,属四川昌都府。治所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后划归川边特别区,1939年后属西康省,撤销后并入类乌齐县。旧县名。1912年改恩达厅置,治所即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西南恩达城。后废。

  • 新吴城

    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陈书·周文育传》: 陈初,“萧孜、余孝顷据石头,高祖遣侯安都助文育攻之,孜降文育,孝顷退走新吴”,即此。《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奉新县,“ 《职方乘》 云,初,高

  • 巴纳木宗

    即白朗宗。在今西藏白朗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巴,乳牛也。纳木,有也。牛多孳乳于此,故名。”

  • 伊尔库鲁噶珊

    又作依勒枯鲁。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耶拉布加地方。明为亦儿古里卫,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衣勒枯鲁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

  • 高山铺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高山铺乡。清乾隆《毕节县志》 卷1: 正东有高山铺。

  • 剑山屯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黑水县东南。《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九年 (793),“乃命大将董勔、张芬分出西山、灵关,破峨和、通鹤,定廉城,逾的博岭,遂围维州,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剑山屯焚之”。

  • 东阳山

    又名云山。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七十五里。《寰宇记》卷16盱眙县:东阳山,“《阮升之记》云,东阳山有池水,一名天池,春夏水深五丈,今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