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帝峡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宋史·太宗记》:雍熙三年(986),“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即此。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宋史·太宗记》:雍熙三年(986),“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即此。
自长图铁路的朝阳川 (今吉林龙井市北朝阳川镇),至图们江边开山屯 (今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全长59.5公里。日伪于1933—1934年修建。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新疆乌什县。十年(1884)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乌什县。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直属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1913年降
亦作浪州。唐贞元十三年 (797) 置,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北宋属叙州。后废。
①地区名。一作于中,又作商於、商于。在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东南至河南浙川县西南丹江流域。一说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史记·楚世家》: 怀王十六年 (前313),张仪说怀王曰,“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使使者从仪西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高邮府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二市及宝应县境。1912年改为高邮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高邮府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
五代梁龙德三年(923),因唐兵逼境,段凝于滑州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决河水东流,经曹、濮等州,至郓州会汶泗,以阻唐兵。如《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郭崇韬对帝曰:“梁今悉以精兵授段凝,据我南鄙,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在爨族地置失万户,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置普安路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旧普安。辖境相当今贵州盘县特区、兴义、兴仁、安龙等市县地。十六年 (127
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一名巨流河。即今辽宁之辽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辽河“国语曰老哈。即古句骊河也。一作枸柳河。今名巨流河”。
一名鹫峡。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北石堡乡大湾家峡。《水经·漾水注》: “建安水又东北,径塞峡。元嘉九年宋太祖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伐杨难当,难当将妻子北奔,安西参军鲁尚期追出塞峡,即是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