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台镇

龙台镇

①唐置,属普州。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六十里龙新镇。《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道士杜从法以妖妄诱昌、普、合三州民作乱。王建遣行营兵马使王宗黯将兵三万会东川、武信兵讨之。……西川龙台镇使王宗侃等讨杜从法,平之”。胡三省注:“《九域志》:普州安岳县有龙台镇。”

②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舆地纪胜》卷160荣州:龙台镇,“《九域志》:在威远县东八十里”。

③北宋置,属流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里龙台镇。


(1)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部。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3280。以寺庙得名。1949年为龙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云龙乡、旺盛乡并入。产油菜籽、花生、辣椒、烟叶、蚕茧。有酿酒、农机、印刷、粮食加工等厂。通公路。(2)在四川省安岳县东北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5000。因镇南有山丘、台地,雅称龙台,故名。宋置龙台镇,清名龙台场。《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年),道士杜从法作乱,“西川龙台镇使王宗侃等讨杜从法,平之”;《元丰九域志》安岳县(今属四川)“有龙台镇”。皆即此。1949年为龙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龙新镇,1987年改龙台镇。1992年偏岩、龙西、白水、岳新四乡并入。主产油菜籽、棉花、辣椒、蚕茧、生猪等。为县水果、柠檬生产基地。有丝绸、印刷、酿酒、汽车修理、磷肥、机砖、建筑、农副产品加工等业。为农副土特产品重要集散地。安大公路经此。古迹有名山寺。(3)在四川省中江县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4400。因位于龙台山,清时有龙台书院,故名。1949年为龙台乡,1952年析置大镇,1958年大镇并入龙台公社,1960年改置龙台镇。1993年龙台乡并入。产蚕茧、生猪,特产罗汉姜。有缫丝、建材、农机、机砖等业。金射、中遂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黄姑山

    一名黄牯山。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银山” 条下: “ 《志》 云,州西二里有黄姑山,亦产银,旧有银场。”

  • 杭县

    1912年合钱塘、仁和二县置,后为浙江钱塘道治、浙江省会。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1927年划城区置杭州市,直属浙江省。1949年徙治今杭州市北拱宸桥,1953年又迁治今浙江余杭市临平镇。1958年撤销,

  • 高斋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内。《清一统志·襄阳府二》 “高斋” 引 《襄沔记》: “襄阳城内刺史宅有高斋。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阳,日引刘孝威等于此斋,综核诗集,时号为高斋学士。”

  • 庾楼

    即庾亮楼。在今江西九江市区北部长江之滨。其矶石突出江岸百许步。相传晋庾亮镇江州时所建。按 《晋书·庾亮传》 有秋夜登南楼事,然亮时江州镇武昌,不在湓城。李白诗云,“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亦未尝言在

  • 泎水

    又名柞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元丰九域志》 卷3: 乾祐县有泎水。《方舆纪要》 卷54镇安县: 泎水 “在县东五里。出秦岭,流入洵阳县界,合旬水入于汉江”。

  • 田氏镇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田氏乡。明嘉靖《内黄县志》卷1《乡镇》:“田氏镇,在县西北五十里。”

  • 柏林寺

    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戏楼胡同1号。始建于元至正七年 (1347)。明、清时多次重修。乾隆年间该寺曾收藏龙藏经版,是我国现存惟一的一部大藏经版,用梨木雕刻而成。共雕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每块长18厘米,

  • 平夷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平夷所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西郊旧城山。明杨慎《滇程记》:“自贵州普安州亦资孔驿七十里而达平夷,自此西望,山平川豁,因以为名。”为贵州西入云南的冲要。弘治七年(

  • 安塞堡

    ①北宋置,属绥德军。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北碟子沟。②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延安府二》:安塞堡“宋栲栳城地。明成化十年,余子俊置。城在山原,周四里余,门四,为极冲中地。今有

  • 朱梧戍

    在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本汉朱吾县。后为林邑国所占。《宋书·林邑国传》:元嘉间,交州刺史檀和之讨林邑,“军至朱梧戍”。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