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城县
五代晋改高唐县置, 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后汉初复改高唐县。
古县名。五代晋改高唐县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属博州。五代汉初复名高唐县。
五代晋改高唐县置, 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后汉初复改高唐县。
古县名。五代晋改高唐县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属博州。五代汉初复名高唐县。
大理国置,属会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一说今会东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会通,蛮名昔托,又名绛部。”大理国置,治今四川省会东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置会理州。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或博兴县北。
春秋时吴都东门。即今江苏苏州城之相门。《吴地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故名。后省称将门,音变而为匠门。现已拆除。
①古名大渡水、沫水、平羌江、平乡江、雅河。在今四川西部,为大渡河最大支流。《水经·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曰宝兴河,西南流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万州置,治所南浦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万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州置,治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蜀镇东北。《方舆纪要》 卷25宜兴县: 赵庄在 “县南三十里,蜀山相对”。集镇名。在河北省藁城市区西北部。属张家庄镇。人口 7300。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纺织、地毯、造纸等厂。通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清一统志·和阗》:皮什雅“在和阗城西南一百六十里。有城垣,不当孔道。其南即玉陇哈什、哈喇哈什两河发源处”。
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一里凤凰山南麓。朱悦燫为朱元璋第十五子蜀献王朱椿长子。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卒于永乐七年(1409)六月,葬于永乐八年四月,赐谥悼庄。朱悦燫墓是明蜀王陵之一,也是成都明墓中
①亦作涧阳县。西晋太康七年 (286) 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南朝宋改为涧阳县。齐复名简阳县。梁为简阳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②1913年改简州置,后属四川西川
在今福建邵武市南三十里。明 《寰宇通志》 卷77邵武府: 南午山 “在府城南。山前三峰,俱在午位,与邵治相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