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许镇

黄许镇

即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清同治 《绵州志》 卷12: 黄许镇,“《(德阳) 县志》: 治北二十里。即古绵阳镇。《省志》 误作黄鹿镇”。


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许,人口8000。西汉为绵竹县治,东汉末名绵阳镇,后以绵水黄许古渡改今名。1952年置镇。1954年析置黄许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黄许乡并入黄许镇。有机械、电杆、酒精、釉面砖等厂。以松花皮蛋著称。宝成铁路、川陕公路经此。古迹有汉代上庸长阙。1952年曾出土汉代画像砖十余种。


猜你喜欢

  • 石马堡

    即今四川绵阳市西北石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绵州:石马堡“在州西北三十里古石马镇,松、维要道”。嘉庆五年修筑。

  • 汉源镇

    隋仁寿二年(602)平夷僚置,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四年(604)升为汉源县。唐徙汉源县于黎州。遂改为汉源镇。清末改为九襄镇。俗呼为汉源街。(1)在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

  • 土僚长官司

    元代置,属乌蒙路。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大关二县境。土僚亦作土老、秃老、秃剌,为族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废。

  • 开都河

    亦作海都河。在今新疆和静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及博湖县境。《清史稿·地理志》 焉耆府:“开都河源出和屯博克岭,南流,经朱勒都斯山,分二支,复合扣克讷克水,折东南,纳赛仁木诸小水,南流径城西,汇于博斯腾淖尔

  • 高桥儿寨

    明置,在今宁夏灵武县境。《方舆纪要》卷62兴武所: 高桥儿寨 “在所西南。正德初,总制杨一清言: 宁夏花马池、兴武营,直抵高桥三百余里,为寇入边门户,诸部多屯牧其处”。

  • 淯井监

    北宋改淯井镇置,为盐监,属江安县。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以淯井为名。《宋史· 蛮夷传》: 大中祥符六年 (1013),“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杀驻泊借职平言”。即此。政和四

  • 龙頟侯国

    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晏城)西南。东汉省。

  • 㟍峨城

    在今云南永胜县南五十里㟍峨村。 《清一统志·永北厅》:㟍峨旧城 “蒙氏所筑, 遗址犹存”。

  • 钟 (鍾) 提城

    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延熙十八年 (255),姜维围狄道城,“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郤住钟题”。即此。

  • 福鼎山

    在今福建福鼎县西南。《清一统志·福宁府》: 福鼎山 “脉自浙江平阳县赤洋而来,亦名北岭。最高大,诸山皆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