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花谷

黄花谷

①在今湖北安陆市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马全节收复安州,“安审晖追败唐兵于黄花谷”。即此。

②在今陕西凤县东北。《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王景伐蜀,蜀李廷珪“分兵出凤州之北唐仓镇及黄花谷,绝周粮道”。


在陕西省凤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王景伐蜀,蜀将李廷珪分兵出黄花谷,断其粮道,即此。


猜你喜欢

  • 来州

    ①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来宾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辖境相当辽宁绥中县西南一带。金天德三年(1151)改为宗州。②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东南。《方舆纪要》卷112归化府:来州“在水尾县之东南,安南所置州

  • 安风水

    即穷水。今安徽霍邱县西南沣河。《水经·淮水注》:穷水“川流泄注于决水之右,北灌安风之左,世谓之安风水,亦曰穷水”。即“穷水”。

  • 化平县

    金大定七年(1167)改安化县置,属平凉府。治所在制胜关(今宁夏泾源县西北四里官庄)。元初并入华亭县西北四里官庄。1913年又改化平川厅为化平县,属甘肃泾源道。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0年改为泾源

  • 阿那山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宝山城西南。《明一统志》卷87丽江军民府:阿那山“在宝山州(今宝山城)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阿那和寨”。

  • 青草隘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上渔乡渔漈村。《方舆纪要》 卷94景宁县: 青草隘在 “县南百十里。接福建寿宁县界”。

  • 三嵕山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接沁源县界。《新唐书·地理志》:潞州屯留县“有三嵕山”。《方舆纪要》卷42屯留县:三嵕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有三峰高峻,……俗传为羿射九乌之所。一名麟山,下有三嵕水”。古山名。又称

  • 埤头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 (凤山市)。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凤山县自左营迁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 被日本侵占后,县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此设高雄县。

  • 八宝山

    在今河北怀来县西北二十里八宝山乡。清乾隆《宣化府志》卷5怀来县:八宝山,“《宣化镇志》:在新保安城北八里”。在北京市复兴门外、石景山区东部。原名黑山,后因附近产火石(石英石)、石灰石、红土、坩土(耐火

  • 思远佛寺

    又称思远灵图。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方山上。北魏太和三年 (479) 建。为北魏皇家寺院。

  • 柏社镇

    北宋置,属德阳县。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