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6: 黄堂,“ 《郡国志》: 在鸡陂之侧,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6: 黄堂,“ 《郡国志》: 在鸡陂之侧,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
即今安徽庐江县西柯坦镇。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柯家坦镇在 “县西二十五里”。
又称天宁寺木塔。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大街天宁寺内。始建于唐代。宋、金、明、清均曾修缮。寺内殿宇已毁,仅存此塔。高九层,平面呈八角形,为楼阁式砖木结构。根据地宫石函铭文和现存建筑风格,塔基为唐代所建,一至三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夏赫连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遂趣清水”。在今甘肃省清水县西。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十六国夏赫连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即此。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设马边厅。
从今云南昆明经蒙自至河口,通越南海防,计469公里。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动工修建,宣统二年 (1910) 全线通车。今称昆河铁路。旧铁路名。自云南省昆明市至越南海防市。为法国向中国侵略扩张强行
唐圣历元年(698)置,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十五里长乐坡下。后废。
一作宏政县。辽世宗时置, 为宜州治。治所在今辽宁义县东北二十五里。金属义州,移治今义县。元废。古县名。辽世宗置,治今辽宁省义县。为宜州治。元废。
1948年7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南泥湾垦区及固临、延长二县析置,治临镇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1949年4月撤销,并入延安、延长二县。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8年由陕西省固临县改置。南泥湾垦区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唐时吐蕃曾置驿站于此并为赞普 (王) 迎宾之处。《新唐书·地理志》: “蛤不烂驿,旁有三罗骨山,积雪不消,又六十里至突录济驿,唐使至,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乌头山“在均州东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