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谦驿
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清一统志 · 太原府一》: 鸣谦驿“在榆次县北二十里,西去府城五十里。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门三,池绕其外。本朝设驿丞,后裁”。
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清一统志 · 太原府一》: 鸣谦驿“在榆次县北二十里,西去府城五十里。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门三,池绕其外。本朝设驿丞,后裁”。
元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置,属大都路。州治即今北京市延庆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此。”故名。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延庆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废。元延祐三年(1
隋大业三年(607)改钦州置,治所在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防城港二市、灵山县及越南芒街一带。唐武德四年(621)复为钦州。隋大业初改钦州置,治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北钦
在今宁夏同心县东。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韦州守御千户所: 琥八山 “在城南八十余里。胡名,华言色驳杂也”。
商周时方国。亦作隧。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齐人灭遂”。即此。古国名。春秋小国。妫姓。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年):“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贞元后废。
即清渠。在今陕西武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4武功县: 清沟 “在县 (今武功县西北武功镇)东五十里。唐至德初,郭子仪进复西京,与 (安禄山) 贼战于清沟,败绩,退保武功。时肃宗驻凤翔。武功,凤翔之蔽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五泉县置,属武乡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元和志》卷2同州朝邑县: “以北据朝阪,故以为名。” 隋属冯翊郡。唐属同州,乾元三年 (760) 改名河西县。大历五年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七十里海上。《清一统志·兴化府》:大孤屿“平田中突起一阜,其形如龟。又名大龟屿。又有小孤屿”。
清置,属宁海县。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南。《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王官寨“在宁海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东南三十里”。
明置,属修仁县。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7修仁县: 南隘关 “在县西南。亦曰南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