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群蛮国。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使庐戢黎侵庸……七遇皆北,唯裨、倏、鱼人实逐之”。《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鱼复县故城南,故鱼国也。”

②春秋庸国邑。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楚师伐庸,裨、、 鱼人逐楚师”。 杜注: “裨、 鯈、 鱼, 庸三邑。鱼,鱼复县。” 秦置鱼复县。


猜你喜欢

  • 石桐水

    一名绵水、洪山水。在今山西介休市东。源于绵山,西北流入汾水。《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径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 象江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象江 “在新淦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象江 “源出新喻县界,东流三十里,合于清江”。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之柳江。《方舆纪要》

  • 梓潼山

    即梓桐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方舆纪要》 作 “梓潼山”。

  • 万秋门

    即章城门。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王莽时改名万秋门。

  • 杨柳青

    即今天津市西郊杨柳青镇。位于南运河畔,有水运交通之便。《方舆纪要》卷13静海县“小直沽”条载:“《志》云,出县北五十里为杨柳青。”清置杨青巡司、杨青水驿、杨青马驿于此。以年画著名于世。区片名。在天津市

  • 恰拉定

    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斑鸠关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境,接四川城口县界。《清 一统志 · 兴安府二》: 斑鸠关 “在紫阳县南一百五十里”。

  • 系舟山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为滹沱河、汾河分水岭。《寰宇记》卷42忻州秀容县:“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在县南四十里。”即此。又称小五台、丛蒙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绵亘于定襄、忻州、阳曲三县市交界处。相传

  • 砚山设治局

    1933年析文山、广南两县地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江那 (即今云南砚山县)。因治所西北郊有山形如砚,故名。1935年改砚山县。1933年由文山、广南二县析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1935年升县。

  • 湘州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