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高邮军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金湖、宝应等市县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高邮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高邮军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高邮、宝应、金湖、兴化等市县地。二十年改为府。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高邮军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金湖、宝应等市县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高邮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高邮军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高邮、宝应、金湖、兴化等市县地。二十年改为府。
北魏行宫。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太平真君三年(442)六月,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朝于北宫。《魏书·世祖纪》 载:“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殿始成而难当至, 因名曰广德焉。”
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旧属永胜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一名长桥。在今江苏吴县东南十五里,跨澹台湖口。桥长一千二百丈。桥洞可通舟楫者五十有二,中间三孔较高,可通行大船。明陈循 《重建宝带桥记略》 云: 唐刺史王仲舒“鬻所束宝带以助工费”。故以为名。又称长桥
金改广陵县置,属蔚州。治所即今山西广灵县。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128
亦作六吊湾镇。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南三十里用钓湾镇。清乾隆《娄县志》卷3:有六店湾镇。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娄县图:西南有六店湾。
南宋建,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东蓬溪山。端平三年 (1236) 兵乱,遂宁府曾徙治于此。《元史·石抹狗狗传》: 至元四年 (1267),乞儿 “从攻蓬溪砦,死焉,子狗狗袭”。即此。
在今山东滨州市南十里黄河南岸。清道光年间辟为黄河码头。旧有河工局。
唐置,属凉州。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后废。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粤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乾封中属宜州。北宋废。古县名。唐置,失载置年。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属宜州。五代南汉废。
北魏置,属武阶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西魏改为盘堤县。古县名。北魏时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属武阶郡。西魏时改盘隄县,移治葭芦城(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