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城县

高城县

①东汉改高成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北齐天保七年 (556)移治今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为盐山县。

②即高成县。在今湖北松滋县南。《水经·油水注》: 洈水 “出高城县洈山,东径其县下,东至孱陵县入油水”。

③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

④北齐改槀城县置,为巨鹿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隋开皇十年 (590) 于县置廉州,十八年 (598) 又改为槀城县。

⑤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贞观八年 (634) 属廉州。十二年(638) 省入蔡龙县。

⑥唐调露二年 (680) 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新唐书·地理志》 高城县: “以高城水名。” 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古县名。(1)东汉改高成县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后改置高城侯国。国除仍为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徙治今盐山县东北旧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盐山县。(2)北齐改藁城县置,治今河北藁城市西南邱头,为巨鹿郡治。隋开皇十八年复为藁城县。(3)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北境。属越州,后属廉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废入蔡龙县。


猜你喜欢

  • 冶户川

    即今陕西韩城市北凿开河。《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冶户川“在韩城县北八十里。川口产铁,旧置冶户,故名”。宋包拯有《请罢同州韩城冶户疏》。

  • 齐通左郡

    南齐建武三年(496)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左郡为僚族聚居地,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丹棱等县地。梁改为齐通郡。

  • 大泥

    古国名。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浡泥。 《海语》译作佛打泥,《海录》译作太呢。

  • 柔服县

    辽置,为云内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元至元四年 (1267) 省入云内州。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白塔。为云内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入云内州。

  • 密云 (雲) 山

    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境。《晋书·石季龙传》: 东晋咸康四年 (338),季龙将伐辽西鲜卑段辽,“辽惧,弃令支,奔于密云山”。即此。北魏置密云县,以此山名。

  • 一作宿。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十里。《春秋》: 文公元年 (前626)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杜注: “卫邑,在顿丘卫县西。” 又 《左传》: 哀公二年 (前493) 六月,“晋赵鞅纳卫大子于

  • 新得州

    元置,属保宁路。治所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笔山乡境。至元二十九年 (1293) 废。

  • 尚干 (幹) 里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尚干镇。清乾隆十年 (1745) 置永庆巡司于此。

  • 响屧廊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即灵岩山)“又有响屧廊,或曰鸣屐廊,以楩梓籍其地,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响屧廊 “在灵岩山

  • 信阳府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信阳军置,治所在信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十五年 (1278) 改为信阳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阳州置,治今河南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