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桥集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里马桥乡。清光绪《永城县志》卷15《灾异志》: 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僧王亲攻马村桥”。民国初置县佐于此。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里马桥乡。清光绪《永城县志》卷15《灾异志》: 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僧王亲攻马村桥”。民国初置县佐于此。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
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城内。《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文昌山“在县治(今老城镇)东城内。旧名高寨冈。乱时居民常于此避寇”。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硕镇。清初以来为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系蒙古语,白音意为“美丽富饶”,胡硕意为“山形似犁铧”。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寰宇记》 卷122建安县有高连山。明曹学佺 《名胜志》: “以其势高而连络天马、贵人诸山,故名。”
唐大中元年 (847) 析连江县 一乡置,属福州。故址即今福建罗源县。清道光 《罗源县志》 卷1: 罗源 “盖取罗川为名”。咸通二年 (861) 改置永贞监。唐大中元年(847年)析连江县置,即今福建
北宋置,属汝阴县。在今安徽阜阳市西。《清一统志 ·颍州府一》: 栎头镇在 “州西六十里。今讹为栗头店”。古镇名。又称栗头店。宋置,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
唐南诏前期置,治所在开南城(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辖境东抵哀牢山,西至澜沧江,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驻开南城(今云南景
①亦作析州。北魏永安初置,治所在修阳县(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淅川等县地。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改淅阳郡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河南西峡县南)。贞观八年 (634)
明天启年间建,属香山县。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清乾隆八年 (1743) 设海防同知驻此,嘉庆十四年 (1809) 并设游击防守。清康熙三年(1664年)筑城,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乾隆八年(
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阳加乡。《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客铺市”条下:阳隔洲市“在(常宁)县东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