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柳州市。大业初属始兴郡。唐贞观八年(634)为柳州治。天宝初为龙城郡治,乾元初复为柳州治。元属柳州路。明为柳州府治。民国初为广西柳江道治。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1年改为柳州县。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桂林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属象州。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昆州治,后为南昆州治。贞观八年(634年)始为柳州、柳州府治。1931年改柳州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柳州市。大业初属始兴郡。唐贞观八年(634)为柳州治。天宝初为龙城郡治,乾元初复为柳州治。元属柳州路。明为柳州府治。民国初为广西柳江道治。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1年改为柳州县。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桂林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属象州。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昆州治,后为南昆州治。贞观八年(634年)始为柳州、柳州府治。1931年改柳州县。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汉、晋置沁水县于此。《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水故城,“《县志》:废城在县东北沁水南、沁台西。今呼王寨城”。
又称西山城。汉唐时于阗国都城。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汉书·西域传·于阗国》:“于阗国,王治西城……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
①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城关镇东南。《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正德中,刘六等于霸州起义,“官军击之于八里庄,败绩”。即此。②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清光绪中,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
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汉书·邓通传》: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
东晋永和中置,为遂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里郪口乡长江坝。南齐为东遂宁郡治。西魏改为长江县。古县名。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置,治今四川省蓬溪县西南长江坝。属遂宁郡。西魏恭帝改为长江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叶县。《后汉书·光武帝纪》: 王莽地皇四年 (23) 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六月,歼灭王莽主力军于此。《水经·汝水注》: “盖藉 (昆)水以氏县也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三十六里大兰峪乡。《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 (442) 五月,裴方明等“攻武兴、下辨、白水皆取之。杨难当遣建节将符弘祖守皋兰。萧子显曰: 武兴西北有皋兰戍,去仇池二百里”。唐景
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四十四里都镇湾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长阳县西有都镇湾市。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宜堰 “明初克宜兴,遣杨国兴出太湖,破张士诚于旧馆,又平宜堰口三十六寨”。即此。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平滦路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