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河县

香河县

辽置,属析津府。治所即今河北香河县。因香河水而名。北宋宣和四年 (1122) 改为清化县。金复名香河县,属大兴府。元属漷州。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十三年 (1380) 复置,属顺天府。民国初属直隶京兆尹。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与天津市、北京市相邻。属廊坊市。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30.5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淑阳镇。唐为武清县地。辽会同元年(938年)析武清县东北部及三河县、潞县少部分置香河县,属析津府。县治(今淑阳镇)濒香河。县以河名。《大清一统志》:香河“在香河县东里许,俗名长沟,种芰荷,多香气,县以此名”。北宋宣和年间曾赐名清化县,旋复原名,属燕山府。金初属析津府,后改属大兴府。元初因之,后改属漷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漷州,十三年复置,属北平府(后改为顺天府)。清属直隶省顺天府。1914年属京兆特别区,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划归唐山专区,同年并入宝坻县。1962年复设香河县,属天津专区,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划归廊坊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有潮白河、北运河、清龙湾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有木器加工、锅炉、建材等工业。京沈高速公路、香三、香宝、香通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城步县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置,属宝庆府。治所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清同治 《城步县志》 卷1: “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 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56年设立城步

  • 帖尼大鲁罕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市东之特尼河。《元史·太祖纪》: “帝即起兵,逆战于海剌儿、帖尼大鲁罕之地,破之。札木合脱走,弘吉剌部来降。”

  • 员背屿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员贝屿,在白沙岛东约四里。西南隅有员贝村。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载:员背屿,郑氏时“居民甚众,今止零落一二家”。

  • 布朗达克噶尔宗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 涌口

    亦作浦口。古涌水入江处。在今湖北洪湖市西境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 “ (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 《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六年(410),刘道规讨桓谦,“檀道济先进陷陈,谦等大败。谦等

  • 蔡寺

    南宋淳熙二年 (1175) 建,在今西藏拉萨市东郊。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建,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郊。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

  • 油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淮南县 (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天和二年 (567) 并入纯州。

  • 洭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 兴国寺

    俗称官寺。在今甘肃秦安县城北街。清乾隆《秦州新志》卷3秦安县:兴国寺“在北街。创建于元,最为古刹,殿宇最高大,山门规制亦雄。明万历中,知县赵汴重建。代远复倾,近年邑绅士略葺焉,是名官寺”。寺始建于元至

  • 西盟

    清光绪十八年(1892)置西盟土把总,属镇边直属厅。治所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拉祜语“西盟”意即金子。另说“西”取自族名拉祜西,“盟”即歃血盟誓,拉祜、佤、傣、傈僳各族在镇边厅治所之西盟誓, 因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