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山寺

香山寺

①又名永安寺、甘露寺。在今北京城西北四十里香山公园内。初为辽中丞阿勒弥私舍,金建香山寺。《金史·世宗纪下》: 大定二十六年 (1186)三月 “癸巳,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元、明皆曾扩建。清乾隆十年 (1745) 建静宜园,香山寺为廿八景之一。清 《日下旧闻考》 卷86引乾隆十一年《御制香山寺诗》 序曰: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甘露。予谓香山在洛中龙门,白居易取以自号,山名既同,即以山名寺,奚为不可?”寺因香山为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被焚。今仅存遗址。

②北魏熙平元年 (516) 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香山上。唐武则天常至此宴会文武百官。后,白居易又捐资重修,晚年常至此寺与僧如满饮酒赋诗。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东香山上。白居易写有《修香山寺记》、《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等。


猜你喜欢

  • 百通坊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南。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年(1140),“别遣裨将击凤翔西城外敌寨,萨里干怒, 自战于百通坊”。即此。在今陕西省扶风县西南。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姚仲败金将撒离喝

  • 平都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南。东汉废。②东汉永元二年(90)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寰宇记》卷149丰都县:平都县“取界内平都山为名”。《水经·江水注》:“《华阳记》曰:巴子虽都

  • 寿靡

    古族名。又作州靡、余靡、寿麻。《吕氏春秋·任数篇》:“西服寿靡”。高诱注:“寿靡,西极之国,靡亦作麻。”《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寿麻之国”。战国时期,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

  • 砀陂

    又名砀水。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水经·获水注》: “ (砀) 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散流,为零水、瀼水、清水也,积而成潭,谓之砀水。” 《清一统志·徐州府一》: 砀水 “在砀山县南。亦名谷水”

  • 白龙县

    ①唐武德二年(619)置,属中州。治所在今山西隰县西北。贞观元年(627)废。②五代晋天福四年(939)改长松县置,属处州。治所即今浙江松阳县。以白龙津得名。北宋咸平二年(999)改松阳县。古县名。(

  • 忽儿秃卫

    又作法勒图河卫、乌尔秃卫。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乌拉河流域。后废。

  • 三角淀

    古雍奴薮。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成及天津市静海等县间。《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其源自范瓮口、王家陀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

  • 半日村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寰宇记》卷29华州渭南县:“半日村,此村山高蔽亏,阳影常照其一半。”故名。唐郎士元为渭南尉,构半日村别业。钱起有《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士元又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诗。

  • 恨古水

    又作亨滚河、恒滚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支流阿姆贡河。《明宣宗实录》 卷69: 宣德五年 (1430) 八月庚午,“敕谕奴尔干、海东、囊阿里、吉列迷、恨古河、黑龙江、松花江、阿速

  • 坎欿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王遂出,及坎欿, 国人纳之”。《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巩县:“有坎欿聚。”古邑名。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