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零陵县

零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

②南齐改迁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梁复名迁陵县。

③隋开皇中置,属崇州。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东。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慈利县。

④隋开皇九年 (589) 改泉陵县置,为永州治。治所即今湖南永州市。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复为永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零陵郡治,乾元元年(758) 复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 为永州府治。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79年析置永州镇。1982年改设永州市。1984年撤销零陵县,部分地区并入永州市。


(1)古县名。(1)秦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属长沙郡。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至六朝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源县。(2)南朝齐改迁陵县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迁陵镇。属武陵郡。陈复改名迁陵县。(3)隋开皇中以零阳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慈利县东白公城。属澧州。十八年改名慈利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置,治今湖南省永州市。为永州治。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宋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清为永州府治。1912年撤县留府。1913年裁府复置零陵县。1982年析县城区设永州市。1984年撤县并入永州市,现为永州市芝山区。


猜你喜欢

  • 秦中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汉书·娄敬传》 有 “秦中新破” 句,唐白居易有 《秦中吟》 诗。皆指此。古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汉书·娄敬传》:“秦中新破。”

  • 英州

    五代南汉乾和五年 (947) 置,治所在浈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英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州以此名。” 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名真阳郡。南宋

  • 那龙墟

    ①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圩。清时有把总驻防。②亦作那隆墟。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那隆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钦州有那隆墟。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灵山县图:西南有那隆墟。

  • 辽东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定辽都司。治所在得利嬴城(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后徙废。

  • 江华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道州置,治所在弘道县(今湖南道县)。乾元元年(758)复为道州。唐天宝初改道州置,治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西)。属江南西道。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

  • 夏州都督府

    唐贞观二年 (628) 置,治所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督夏、绥、银三州。四年增督东突厥地定襄、云中两羁縻都督府。永徽后,云中划属单于都护府,又督薛延陀、回纥内迁部族侨寄于夏州境内之达浑、安

  • 棋子山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棋子山“在平番县西南二百里。相连者为桌子山,道险林密,为番人巢穴”。清雍正二年 (1724)土民即据此反清。

  • 革甸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北一百二十里。明置长官司。清废。

  • 夏县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改北安邑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元和志》 卷6夏县: “因夏禹所都为名。” 北周建德七年(578) 移治今夏县,为安邑郡治。隋大业初属河东郡。唐

  • 统矢千户所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姚州 (统矢府) 置,后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罢姚州,天历元年(1328) 升为姚安路。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统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