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原县

阳原县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桑干河北。东汉废。

②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即今河北阳原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相邻。属张家口市。面积 1821 平方千米。人口27.4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西城镇。西汉置阳原县,治今县西南,属代郡。阳水经流,故名。东汉废。辽置永宁县,为弘州治。金改永宁县为襄阴县。至元中省县入弘州。明为宣府左卫地,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西宁县,治今西城镇,属宣化府。1914年因与甘肃省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市)重名,复称阳原县。1928年由河北省划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归河北省,属张家口专区,1958年并入蔚县,1961年复设阳原县,属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西部,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桑干河流经中部,形成狭长谷地。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谷子、黍、玉米、马铃薯。特产鹦哥绿豆。以产骡、驴著名,有“万骡县”之誉。有地毯、陶瓷、皮毛等工业及煤矿、磷矿。大秦铁路及宣大高速公路,109、207国道,怀化公路经县境。古迹有泥河湾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榔头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十四里榔头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东南有榔头集。

  • 松源县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951) 升松源镇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名松溪县,并移今治。古县名。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升松源镇置,治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

  • 靖远营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建昌镇。即今四川喜德县 (甘相营)。《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靖远营 “在冕宁县东。地名乾县。为诸夷门户。本朝雍正六年筑城,周三里有奇,设游击驻防”。

  • 纳州

    唐仪凤二年(677)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地。先天二年(713)改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都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纳州。北宋后废。唐羁縻州。

  • 坝河

    亦名永通七坝。是元大都仅次于通惠河的一条重要漕运路线。自大都城内积水潭东流,于光熙门南出城会大都东护城河,又分护城河水东流,至通州西北入温榆河。全长五十里。元代于河上筑深沟坝、王村坝、郑村坝、西阳坝、

  • 辛丰镇

    即新丰镇。今江苏丹徒市东南四十五里辛丰镇。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东部、京杭运河两岸。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辛丰,人口 3900。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开新丰湖(一作新丰塘),镇

  • 狮子堡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立石关” 条内: “狮子堡在县西北七十里。嘉靖五年设,与旧县城并为控御瑶民之要路。”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北。

  • 杨武坝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四十八里扬武镇。清置巡司于此。

  • 得县

    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 为张掖郡治。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 (前121),“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 攻祁连山, 扬武乎得”。 师古注:

  • 于阗镇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置,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之一。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新唐书·西域传·龟兹》:阿史那社尔破龟兹,俘其王献于朝,“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