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侯县

闽侯县

1913年3月由闽县、侯官两县合并置,取两县首字为名。为福建省会。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其后为闽海道治。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4年改名林森县。1933年11 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在福州城内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侯hòu) 在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属福州市。面积2133平方千米。人口60.7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甘蔗镇。西汉为冶县地。东汉末年改冶县置侯官县,治今福州市,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改属建安郡。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原丰县,为晋安郡治。南朝陈废原丰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侯官县为原丰县,属泉州;十二年改闽县。大业初为闽州治,三年(607年)为建安郡治。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县治设在州城西北30里处(今上街乡侯官村),属泉州(治今福州);八年侯官县并入闽县。长安二年(702年)析闽县复置侯官县。景云二年(711年)属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属福州。贞元五年(789年)侯官县治迁入州城。元和三年(808年)并入闽县,五年复置侯官县。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闽县改名长乐县,侯官县改名闽兴县,为长乐府属下二县;两年后均复原名。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年)为福州治。宋仍为福州治。元为福州路治。明、清为福州府治。1913年废府,闽县、侯官二县合并为闽侯县。取二县首字为名。县治所设府里(今福州市新民路),属东路道(1914年改称闽海道)。1928年废道直属省。1933年又分为闽县、侯官二县。1934年复合并。1943年改名林森县。1947年省治由福州城区迁往西涧,继迁洪塘。1949年又迁西涧,同年9月县治迁义序,属第四专区。1950年复名闽侯县,县治迁尚干,属闽侯专区。1953年县治迁螺洲。1956年直属福建省。1958年属福州市。1959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县治迁甘蔗镇至今。1971年属莆田地区。1973年复属福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中部偏北。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等。盛产茉莉花、茶叶、蚕茧。水果有橄榄、梨。为省福橘生产基地之一。淡水养殖鳗鱼、凤尾鱼、银鱼。矿产有钨、明矾石、高岭土、石灰石。工业有机械、食品等和草编竹编等手工业。福分(诏安)、福花、福三、福五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林祥谦陵园。名胜古迹有雪峰寺、李纲墓及庄边山、昙石山、黄土仓等文化遗址。为陈襄、林祥谦、林森故里。


猜你喜欢

  • 陵湖

    亦作艾陵湖。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隋书·地理志》: 江都郡江阳县有陵湖。《明史·地理志》 扬州府江都县: “东北有艾陵湖。”

  • 白泥市

    即今广东三水市南白坭镇。雍正《广东通志》卷18:三水县有白泥墟。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 空冢戍

    即寒冢戍。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汉源镇北五斗咀。《元和志》 卷33普安县: “钟会故垒一名开远戍,在县东北五十三里。亦名空冢戍,晋 (魏) 钟会军于此,既度剑阁,居死地,遂掘冢决为死战。既无所埋,故曰空冢。

  • 蒲江县

    亦作蒱江县。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定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元和志》 卷31蒲江县: “南枕 (蒲) 江水,因以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废

  • 野翁亭

    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野翁亭 “在于潜县 (今临安县西于潜镇)西一里。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 苏轼有 《野翁亭》诗”。

  • 高力城

    亦作高丽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岸之古城村。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再由东岗屯起,西去高力城屯,至城二十五里,至东冈屯五里。” 附近有辽、金温特赫古城和明斐优城。

  • 乐平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西乐坪乡。后改属麻哈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西北乐平。属平越卫。弘治八年(1495年)改属麻哈州。清沿置

  • 本溪湖煤矿

    在今辽宁本溪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东北到明山沟,西南迄蚂蚁屯沟,东、南、西三皆山。山谷均有煤层,总面积25平方公里。发现甚早,清乾隆时准民开采。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宣统二年(

  • 南乡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北三十里南乡圩。明为南乡千户所。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东安县西北有南乡墟。

  • 通元溪

    东阳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东。《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 通元溪在 “府北十五里。源出金华山巅徐公湖,经山桥下,又南经府北十五里之东紫岩,环郡后,至城东南之宏济桥入于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