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岭镇

长岭镇

在今江西星子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长岭镇“有巡司。明初洪武十一年置于府东二十里废延庆县,寻移置于府南三十里之渚溪镇,万历中又移于青山镇,仍曰长岭巡司”。


(1)在辽宁省庄河市西部。面积153.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庙下,人口420。因境内长岭得名。1956年设长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高粱等。有机械、建材等厂。公路接201国道。(2)在吉林省长岭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街,人口 5.7 万。以镇南长岭子命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长岭县,为县治。1956年设长岭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镇。镇区仍保持清代格局,城墙、城门完好呈方形。主产蔬菜。有电机、制药、机修等厂。203国道、长白公路在此交会。(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28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村,人口 2710。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沈姓迁此开荒建屯。1939年设长岭村公所,1947年设长岭区,1949年改称十区。1956年改长岭乡,1961年设长岭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有金属制品、农机修造等厂。滨北铁路、222国道经此。(4)在安徽省望江县西部。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街,人口980。因处南北延伸的长岭上得名。1949年分属南召、土永二乡。1951年置长岭乡,1958年成立长岭公社,1984年复置长岭乡。1992年大桥乡并入置长岭镇。产稻、棉花、油菜籽、茶叶、油桐、木材。有铸钢、轧钢、纺织、油脂化工、建材等厂。古为驿站。太华公路经此。(5)在山东省莒县南部,西临沭河,东北傍鹤河。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井,人口 2000。因境内有长岭得名。1958年撤区建立石井乡,同年9月成立太阳升公社。1959年改称石井公社。1963年将寨里河公社的麻峪子、寨里河等大队并入,改为石井区。1971年改石井公社,1976年改名长岭公社,1984年改长岭乡,1995年置镇。石井河、鹤河、沭河流经。产甘薯、玉米、小麦、花生等。有缸瓦厂、农机修配厂。莒阿公路经此。(6)在湖北省广水市西南部。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岗,人口 8000。因该镇地处于一长形岗岭上得名。1949年为马坪区,1961年改称为长岭区。1975年改设长岭公社,1987年置镇。地处府河东岸。境内有徐家河水库。主产稻、小麦。有制伞、工艺美术厂,建材业较盛。汉丹铁路、316国道经此。(7)在重庆市万州区中部。面积53.2平方千米。人口2.75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人口 4040。明末建场,以山岗为名。清末至民国初属万县市郭里二甲。1950年设长岭乡。1955年分为长岭、杏花、老土三乡,后将杏花乡并入。1961年长岭乡分为长岭、青石二乡。1992年由长岭、青石二乡合并置长岭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及枇杷、柑橘。有机械、食品加工、建材等厂。川鄂公路经此。(8)在四川省开江县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人口2040。清光绪年间建场。以地形像杠子,故名。1950年设长岭乡,1952年析置采实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采实乡并入。产红麻、茶叶、烟叶。有挂毯、制茶、酿酒、粮油加工等业。开(县)开(江)公路经此。(9)在陕西省镇巴县南部。面积191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家坡,人口740。镇以岭名。1949年设长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九阵乡合并设长岭镇。主产玉米、稻、小麦,盛产木耳、核桃、柿子、香菇。矿产有煤、铁、石膏。为县西南部较大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寺家庄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二里寺家庄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寺家庄集“在城南四十里”。

  • 罗竹县

    即灵竹县。在今广西横县西北石塘镇灵竹。《宋史·地理志》 永定县: “开宝六年,废峦州武灵、罗竹二县入焉。” 罗为灵之讹。

  • 孙村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治。《辽史·地理志》 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县户置。”②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北宋时黄河决啮处。《宋史·河渠志三》:天圣六年(1028),

  • 当城寨

    北宋置,属乾宁军。即今天津市西子牙河东岸当城。

  • 厌气台

    亦曰秦台。在今江苏丰县城内。《寰宇记》卷15徐州丰县:“厌气台在县城中。《汉书》:秦王以东南有天子气,故东游以厌之,因筑此台。”

  • 思常河

    在今安徽太湖县南。《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思常河 “在县南三十里,与宿松县分界”。

  • 北阳镇

    金置,属邯郸县。在今河北邯郸县境。在河南省淇县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阳,人口 2580。相传,早有高姓居此,故曾名高家屯。后因此地有一大沙沟,村处于沟北,故名。1957年设

  • 匪平川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悉州 “载初元年移治匪平川”。

  • 小桃源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小桃源“在郡治望湖楼东,天水相接,放目无际,遥见云顶,耸翠半空,为西州第一。以桃花最多,故以小桃源扁之。又叠石作武陵洞口之状,迥然与尘寰相隔矣”。又称

  • 安岳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普州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辖境相当今四川安乐、乐至二县及遂宁市、潼南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普州。唐天宝初改普州置,治安岳县(今属四川)。属剑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