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锦屏山

锦屏山

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 锦屏山 “红崖绿树,灿若锦屏”。故名。

②在今山西怀仁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21大同府: 锦屏山 “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及铁治”。

③古名朐山。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清一统志 ·海州》: 朐山,“ 《旧志》: 今名锦屏山。下有青龙涧,支流于白璧山之左,至龙口,州城万姓资汲之”。

④在今浙江平阳县西一里。《清一统志 · 温州府》: 锦屏山 “形如屏幛,四时苍翠”。

⑤在今河南宜阳县城南。《新唐书·地理志》 寿安县: “有锦屏山,武后所名。”

⑥又名阆中山、宝鞍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嘉陵江南岸,与阆中古城对峙。《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锦屏山 “在阆中之南三里,对郡治。山上有四院: 马脑寺、罗汉院、画锦院、西桥院。至和初,太守荣諲亦筑阆峰亭,以眺望焉”。《方舆纪要》 卷68阆中县: 锦屏山在 “府南三里,嘉陵江南岸。两峰连亘,壁立如屏,四时花木,错杂如屏,与郡治对峙”。

⑦又名赤崖山、大洪山。在今四川屏山县东北。明嘉靖 《马湖府志》 卷 3: 赤崖山在 “东北三里。……一名大洪山”。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锦屏山 “在县治北。原名大洪山。突起一阜,状若屏障,高数十刃,周围五十余里”。县因以名。

⑧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六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锦屏山在 “ (方番长官司) 司北一里。其相近又有将台、旗峰二山”。

⑨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 “锦屏山在府南一里。”

⑩又名屏山。在今陕西延长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 一》: 锦屏山 “在延长县南延水南一里。高耸秀丽,端拱如屏”。

(11)在今甘肃崇信县南。《清一统志·泾州一》:锦屏山在 “县城据其麓,繁花木,三时绚烂如屏。一名花山”。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郊。古称朐山,明代称青龙山。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取其状为古海州城“锦丽屏峦”之意改今名。同名主峰(俗称马耳峰)海拔427米。由变质岩构成。山南有锦屏磷矿。主峰南麓的将军崖岩画,系东部沿海地区惟一的桃花涧旧石器晚期遗址,与其东北的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肥累县

    春秋肥子国。西汉置县,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肥邑置,治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南。属真定国。东汉省。

  • 象牙潭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 三年 (559),周文育讨余公飏、余孝劢,“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

  • 圣索菲亚教堂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透笼街61号。建于1907年,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木结构的随军教堂。1923年和1932年两次重建。教堂通高36米,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共分四层,楼层之间

  • 鹿源山

    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八里。《寰宇记》卷106洪州分宁县: 鹿源山 “与瀑布水相去一里。源上有九峰,高耸峭直,宛转回顾,势若相揖。古老相传,昔有仙人尝乘白鹿出入其间,故以为名”。

  • 马街

    即今云南元谋县治。清光绪四年(1878)元谋县迁治于此。(1)区片名。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部。西山区人民政府和马街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7.7万。马街,即午日(属马)赶集而名。地处滇池西北岸坝子。有电

  • 苌道城

    即常道城。在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魏书·地形志》 安次县:“有苌道城。”即“常道乡”。

  • 赤木砦

    北宋元祐四年(1089)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五十里。《清一统志·宝庆府二》:赤木砦,“《县志》:石千寻壁立江浒,半岩横架一木于左右石孔,长丈许,如屋梁,高不可攀”。

  • 湘湖市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南湘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 “湘湖街”。

  • 茂苑

    旧长洲县 (今江苏苏州市) 之别称。西晋左思 《吴都赋》: “佩长洲之茂苑。” 故长洲有茂苑之称。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分吴县置长洲县,取长洲茂苑为名。白居易 《长洲曲》 诗有 “茂苑绮罗佳丽地

  • 舍利塔

    全称栖霞寺舍利塔。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栖霞寺东侧。建于隋仁寿元年 (601),但从塔上浮雕看,为南唐重修的遗物。塔八面五层,高约15米,全部用细致的灰白石构成,仿木结构。底座是宽敞的台基,台基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