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锡山

锡山

①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支麓。唐陆羽 《游慧山寺记》 云: “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故东山为之锡山。” 据地质部门考察,锡山没有产锡的地质条件,所谓锡山周秦间产锡之说,乃出于后人附会。《方舆纪要》 卷25无锡县: 锡山“亦在县西五里与惠山连麓而别为 一峰。相传县之主山也”。后世遂用作无锡县之别称。清钱泳著有 《锡山补志》。

②在今浙江绍兴县东。《越绝书》 卷8: “练塘者,句践时采锡山为炭,称 ‘炭聚’。” 《新唐书·地理志》 谓越州会稽县 “有锡”。

③在今湖北通城县南。《舆地纪胜》 卷66鄂州:通城县 “ (唐年) 县西有市曰锡山”。《明史·地理志》 通城县: “南有锡山,旧产银锡。”

④在今湖南长沙市东南。《隋书·地理志》: 长沙县有 “锡山”。《清一统志· 长沙府一》 引 《府志》: “唐王锡隐此,故名。” 按此说不确,隋既有锡山之名,则锡山不当以唐王锡而得名。光绪 《湖南通志》 卷13已辨其误。


(1)古山名。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南。唐王锡隐居于此。(2)今山名。(1)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传周、秦时盛产锡矿得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故名锡山。”为惠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由砂岩组成,海拔74.8米。山顶有龙光寺和龙光塔,山底建有龙光洞。1958年开凿映山湖后与惠山连成一片,辟为锡惠公园。(2)古称银山。在湖北省通城县城南侧。属幕阜山。由花岗岩构成。海拔471米。有金鸡石、仙人石和风孔洞等景点。


猜你喜欢

  • 倒湖镇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倒湖镇。

  • 瑞岩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山多岩洞诸胜”,故名。明嘉靖中,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

  • 黄花店

    亦名黄后店。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黄花店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武清县图: 南有黄花店,驻外委。

  • 西淀

    即白洋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白洋淀“自(明)正德间杨村河决入,始成泽国。今合相近诸淀之水,总名西淀”。即“白洋淀”。

  • 列人堤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卷58肥乡县:“列人埤或曰列人堤,县居其上,埤即堤类也。后魏孝昌年中,有人于此掘得破船,仍是杉材,尚甚用,莫测其由。盖是漳水久积淤泥,遂成高岸也。”

  • 今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 胡家窝铺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胡家镇。清康熙《广宁县志》 卷2: “小黑山铺二十里胡家窝铺。”

  • 建中县

    唐光宅初改盱眙县置,属楚州。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后复改盱眙县。

  • 红花埠

    在今山东郯城县南四十里。清置驿于此。

  • 天马镇

    即今浙江常山县治。自唐广德二年(764)以来为常山县治。(1)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天马,人口3万。唐初设常山镇巡检署。1936年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