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淀
亦名金盏儿淀。在今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十里金盏乡。《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金盏儿淀“在通州境,广袤三顷,水中有花开似金盏”。因名。淀早已消失。
亦名金盏儿淀。在今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十里金盏乡。《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金盏儿淀“在通州境,广袤三顷,水中有花开似金盏”。因名。淀早已消失。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白道安口“稍西即狼牙口也, 自白道安口而东北,历岳领口、小关城口、夹耳安等口,而接倒马关。又自狼牙口而西,历梧桐树、乱树林、黄草安等口,而接阜平县之落路口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公元1124年,耶律大石即皇帝位于此,建立西辽国。《辽史· 天祚皇帝纪》: 耶律大石率大军 “又西至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帝,以甲辰岁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号葛儿汗。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三姓城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察库兰山、完达山以北,东至乌苏里江,西至牡丹江西岸地区。1913年降为依兰县。清光绪三十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以五水合流于关下而名。旧为隘口,可以守御”。②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忤水关。《方舆纪要》卷77随州:五水关“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
在今浙江东部。上源奉化江和姚江,流至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汇合后始称甬江,东北流经鄞县、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而注入东海。《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小城子。县因白檀山而名。东汉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二年(207),“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即此。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亮寨司: 错寨 “在司西南。《志》 云,寨南有错寨渡”。
又作匝布朗宗、泽布隆城、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乾隆《卫藏通志》作“杂仁”。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置,治所在南沙县 (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 (589)废。南朝梁置,治南沙县(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常熟市及昆山市西部分地。属南徐州。隋平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