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鄱阳郡

鄱阳郡

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孙权分豫章郡置,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三国吴赤乌八年 (245) 移治吴芮故城(今波阳县)。辖境当今江西鄱阳湖东岸、进贤县以东及信江、乐安江流域 (婺源县除外)。晋移治广晋县 (今波阳县北石门街镇),南朝齐复治鄱阳县 (今波阳县)。隋开皇九年(589) 废。大业初复改饶州为鄱阳郡,治所仍在鄱阳县。唐初复改为饶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鄱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饶州。元改饶州路。明太祖辛丑年 (1361) 改置鄱阳府,寻改饶州府。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郡置,治鄱阳县(今江西鄱阳县东北古县渡,赤乌八年(245年)移治今鄱阳县)。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阳湖以东信江、昌江、乐安江流域(婺源县除外)及进贤、都昌等县地。西晋移治广晋县(今江西鄱阳县北石门街镇)。南朝齐复治鄱阳县(今属江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改饶州为鄱阳郡。


猜你喜欢

  • 大路坡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大坡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东“六十五里大路坡墟”。

  • 白晋支线

    原拟自山西祁县东北白圭,向南筑至晋城,实际修至潞城为止,故亦称白潞支线。长174.8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日伪于1941年修筑。1945年后被拆除。

  • 屈原故里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原归州镇东北六十里屈坪。《水经·江水注》: “ (秭归) 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名胜志

  • 余水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为安仁江(今信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县:“余水在北,至阳入湖汉。”《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余水“在余干县治前,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故名。以其三道而

  • 黄沙关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07全州: 黄沙关 “道出永州府。关下有黄沙渡”。

  • 小赤水

    一名灌水。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小赤水即《山海经》之灌水也,水出石脆之山。北径萧加谷于孤柏原西,东北流与禺水合……又北注于渭。”《寰宇记》卷29华州郑县:“灌水一名小赤水,今名高谷水。”

  • 黄田铺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明史·地理志》始兴县: “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本治璎珞铺,后迁黄塘江口,又迁黄田铺。”即今广东省始兴县东北黄田。明洪武时移黄塘巡检司于此。

  • 高颐墓阙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高孝廉墓碑 “在严道县东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汉建安十四年,高君兄弟皆孝廉,有二大阙: 其一曰: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

  • 林屋洞

    俗呼龙洞。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东,林屋山下。系石灰岩质的天然溶洞。又称林屋洞天。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驻此。唐代洞旁建神景宫,宋改名灵佑观,为道教第九洞天。《吴地记》: “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

  • 武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南武平。清顺治十二年 (1656) 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福建省武平县西南武溪。属汀州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