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什
一作鄂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45: 西布鲁特 “在喀什噶尔西北三百里。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
一作鄂斯。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45: 西布鲁特 “在喀什噶尔西北三百里。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
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鄂嫩河上源。《元朝秘史》卷2:“有乞沐儿合名字的河,西通著斡难河。”陈彬龢注:“今齐母尔哈河。”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南七十二里弥沙。白语 “傍弥潜” 意即弥沙井。宋大理废。
①北宋景德三年 (1006) 以章丘县置,属济南府。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章丘旧城 (绣惠镇)。熙宁三年 (1070) 废。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治所在终南县 (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金废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舆地纪胜》卷76复州:三阳湖“在玉沙县西二里。东曰朝阳,南曰南阳,北曰水阳,故曰三阳”。即“昭阳湖”。
在今西藏拉萨市城区。公元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
①一作苞山。又名夫椒山,俗称西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西山。《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李善注引王逸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如石室,俗谓洞庭。”晋郭璞《江
即浔江。指今广西平南县一段江流。《元和志》 卷37平南县: “龚江一名浔江,亦名都泥江,在县南五十步。” 《舆地纪胜》卷110浔州: 龚江,“《图经》 云: 在平南县南,西通邕、宜二江,东流藤、梧州,
①为巨马河一支流。自拒马河分出,历今河北涿州、高碑店等地,复与拒马河合流。即古之督亢沟水。《水经·巨马水注》:督亢沟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其水自泽枝分,东径涿县故城南。……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径广
一名勾兹渡。在今安徽芜湖县北四十里咸保乡水阳江畔。《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勾慈沟“在芜湖东四十里。《左传》:吴伐楚,克鸠兹。杜预注谓在芜湖,《舆地志》以为皋兹,即此也”。
亦名殑伽河。即今印度东北之恒河。《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 中天竺在四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大唐西域记》 卷8: “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