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安抚司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二十三年 (1390) 改置都匀卫。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二十三年 (1390) 改置都匀卫。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平乐县。后废。
即今浙江上虞市(百官镇)。明初置巡司于此。即今浙江省上虞市。明初于此置巡检司。
即多宗。治所即今西藏洛扎县 (嘎波)。
①在今江苏邳州市北。东魏于此置艾山县,以此山为名。②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胶州“铁橛山”条下:“艾山旁有天泽泉,即艾水之源也。”③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春秋·隐公六年》杜注:“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东南麓。《元和志》卷25上元县:文帝义隆长宁陵“在县东北二十二里蒋山东南”。
唐乾符二年(875)建,即今四川沐川县。《新唐书·南诏传》:高骈“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 列屯拒险, 料壮卒为平夷军”。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丽江府》:丽江盐井“在丽江县境。有盐课大使驻此”。
即板渚。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即“板渚”。
一名龙岗山。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汉书·地理志》 玄菟郡高句骊县:“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古山名。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为辽水(小辽水)发源地。
①北宋置,属绥德军。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北碟子沟。②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延安府二》:安塞堡“宋栲栳城地。明成化十年,余子俊置。城在山原,周四里余,门四,为极冲中地。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