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邹峄山

邹峄山

又名峄山或邹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即“邹山”。


猜你喜欢

  • 会亭镇

    北宋置,属下邑县。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三十三里会亭镇。清初设驿,有驿丞,后裁。寻置县丞。为夏邑、永城、商丘三县交通要冲。在河南省夏邑县南部。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会亭集,人口

  • 沽水

    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北省白河,下游故道自今北京市顺义区东南李遂镇西南流至通州区东北,会温榆河,此下即今北运河。

  • 青檀山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北五十里。产青檀,故名。亦作檀山。《宋书·鲁爽传》: 北魏豫州刺史跋仆兰 “设伏檀山”,即此。《清一统志 ·庐州府》 作“青檀山”。②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32峄县: “

  • 仙掌峰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六曲北侧。《清一统志·建宁府》 “天柱峰”条下:“天游峰在武夷六曲隐屏之后,其右为仙掌峰。”

  • 上山寺

    又称荡山寺。即今云南大理寺北二十里点苍山麓之感通寺。元代称上山寺。《元混一方舆胜览》大理路:“又西南有上山寺,幽雅之趣,非云南诸寺比。”

  • 永宁寨

    ①北宋置,属石楼县。故址在今山西石楼县西六十五里黄河东岸枣庄子村北。金改为永宁关。②元改水澳寨置,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置永宁卫。北宋置,在今山西省石楼县西北、黄河东岸。属

  • 龙川胡氏宗祠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古称龙川。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现存多为清代建筑。三进七开间,梁柱、额枋、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花卉、鸟虫等图案的木雕,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

  • 杨村镇

    ①即今天津市武清县治。《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即此。明设巡司、管河通判。清设守备、武清县丞、主簿于此。1950年武清县迁治于此。②即今河北定兴县东南杨村乡。

  • 清水江

    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源出马山县古零乡,南流经武鸣县,西流入隆安县境,注入右江。《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清水江 “在府北。东南流,城中有通津水、桥利水俱流合焉,下流会于大榄江”。②即今广

  • 釜丘

    即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水经·济水注》: 济水 “又东径陶丘北。《地理志》 曰:《禹贡》 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 以为釜丘也”。并引 《竹书纪年》: “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