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水县

邛水县

北宋政和八年(1118)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宣和四年(1122)废。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置,元改定安县。后复名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邛水长官司。1913年复置邛水县,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26年改名灵山县。1928年改名三穗县。


(1)古县名。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属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为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复置。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安定县,二十年复为邛水县。属思州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邛水十五洞长官司。(2)旧县名。1913年由镇远县属邛水县丞所辖地方析置,治八弓镇(今贵州三穗县八弓镇)。1926年更名灵山县。


猜你喜欢

  • 方维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泰兴县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即今青川县(乔庄镇)。大业初属平武郡。唐武德初属龙州。四年(621)属沙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景谷县。古县名。

  • 黄土铺

    在今四川茂县境。《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黄土铺 “在州东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蛮攻围城堡,官军讨之,至黄土铺失利,松茂之道遂绝。即此”。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东北。明宣德二年(1427年),松潘土著起事

  • 琴泉山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六里琴泉村。《清一统志·沁州》: 琴泉山 “在沁源县东六里,盘踞三十余里,前有灵泉,西流入沁河”。

  • 布固图河

    即布古什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流入斋桑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布古什河亦曰布固图河。乾隆二十三年,副都统唐公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土尔扈特台吉舍稜至布固图河。”

  • 洛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昌洛县置,属熊州。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大业初省入宜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昌洛县置,治今河南洛宁县西,属洛州。大业初废。

  • 瓦述更平东撒

    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更平东撒土百户。

  • 北神堰

    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邗沟入淮处。古邗沟水高于淮水,故立堰以防其泄。《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五年(958),“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

  • 书堂山

    ①有二,均在今江西境。一在宜春市西南,一在万载县西。《寰宇记》卷109袁州宜春县:书堂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唐卢肇读书于此。按万载西八十里亦有书堂山,习凿齿避地处”。《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汤周

  • 阳乐县

    ①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三国魏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北齐废。②三国吴析建成县地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康乐县。③唐武德五年(622)

  • 坨里煤矿支线

    自今北京市西南良乡 (今属房山区) 至坨里石子山。长16.3公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动工修筑,次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