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山店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七十里资山店。民国《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三年 (1864) 十月,捻军 “由资山、平林店等处西犯襄阳”。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七十里资山店。民国《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三年 (1864) 十月,捻军 “由资山、平林店等处西犯襄阳”。
或称高加堰。简称高堰。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洪泽湖东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树,接盱眙县界,长九十里。东汉陈登始建。明永乐初陈瑄重筑。万历六年 (1578) 潘季驯再筑。《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高家堰
元初改宣德州置,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中统四年 (1263) 改为宣德府。元初升宣德州置,治宣德县(即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宣化、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
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思陀甸长官司: 思陀山 “在司治 (今县西南大新寨) 东。山顶平夷,有思陀寨遗址”。
在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六十里,南与安徽涡阳县接壤。1939年春至1941年春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旧址在此。
在今江苏溧阳市北三十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泾渎 “水自金坛县界来,入长塘湖。《镇江志》 谓: 晋、宋旧有此渎,隋大业初县令达奚明又加疏决”。《清一统志· 镇江府一》: 泾渎,“ 《新志》: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清一统志·顺天府三》: 古疑城 “在昌平州东南三十五里南小口之西,相传辽萧 (太) 后屯兵于此”。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即此。
即宥州。唐元和九年 (814) 于经略军置,治所延恩县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元和十五年(820) 徙治长泽县 (今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后为吐蕃
即今四川金川县南卡撒乡。《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喀尔撒尔 “在绥靖屯南。又西有朗拉,并有碉卡,现设塘汛”。
又作阿忽。元置,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西北老爷岭。元《析津志》天下站名:“散迭正东一百(里),阿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