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镇
即今四川荣县西南新桥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9: 资国镇 “在 (荣) 县西南四十里,或曰即故资官县也”。
即今四川荣县西南新桥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9: 资国镇 “在 (荣) 县西南四十里,或曰即故资官县也”。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虚粮冢在县西二十五里,有阜数十,俱高丈余。相传昔时为虚粮诳敌处。”
在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越绝书》卷8:“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坠死,匹马啼嗥。”故名。东晋咸康七年(341)至唐开元五年(717)间为海盐县治。故址今堙。又称吴御越城。故址在今浙江
清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北古城附近。三国蜀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宜良县东北、南盘江北岸。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建宁郡。南朝梁废。
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南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7广南府: 者鹞山 “在富州东南九十里。高可二百仞,怪石槎枒”。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西峡江在“府东南六十里。受永福县印溪之水,流经此,接仙崎江。又东流十余里,东峡江亦流合焉。东峡即南台下流也。亦曰峡江,两山夹峙,上合诸水,下通潮汐,阔十余里
简称浙江行省。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中书分省置,治所在杭州府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除嘉兴市、湖州市、嵊泗县以外的浙江全省。洪武九年 (1376) 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①又名治平寺。在今四川重庆市城东小什字。据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载: “治平寺有石刻‘西山佛’ 三字,旁刻开山祖月名。祖月,宋治平时僧也。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 罗汉寺以罗汉堂里的五百阿罗汉
又称芙蓉苑、南苑。在隋唐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之东。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里曲江池东部。本名曲江园,隋文帝恶其名, 以其池中盛植芙蓉,改称芙蓉园。唐时仍为皇家御园,因在都城南部,故亦称南苑。《寰宇记》卷2
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北支。《清一统志 ·绍兴府一》 “剡山” 条下: “其南二里为之鹿胎山,县治跨其麓,宋朱子登眺其上。题曰 ‘溪山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