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陵峡

西陵峡

①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东起宜昌市西北南津关,西至秭归县香溪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寰宇记》卷147夷陵县:西陵峡“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吴志》云:陆逊破刘玄德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即此是也”。

②即长江三峡之瞿唐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三里。《寰宇记》卷148夔州:“瞿塘峡在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连岩千丈,奔流电激,舟人为之恐惧。”


长江三峡之一。因峡东口西陵山得名。《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逕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西起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20千米,为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分为四段:官渡口至香溪间为香溪宽谷(长约45千米);香溪至庙河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崆岭峡;庙河至南沱间为庙南宽谷(长约33千米);南沱至南津关间为灯影峡及黄猫峡。狭谷段合长42千米,两岸峭壁巉岩,以牛肝马肺峡最险。多险滩急流。沿岸为中国柑橘主产区,并有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名胜古迹。

西 陵 峡


猜你喜欢

  • 东陂街

    又名止马街。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东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宜黄县:“东陂旧有止马分防司署,今移棠阴。”

  • 叶堂堡

    即叶堂关。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叶塘乡。《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小河所:叶堂堡“在所东南十六里。《志》云:小河以东凡七堡,惟叶堂为要隘, 有官军屯戍。东通白马、毛公,西逼竹头、野猪、白草诸寨, 其西北六里

  • 水磨疃堡

    即今山西浑源县西南水磨疃村。《清一统志·大同府》 “荆家庄堡”条下:水磨疃堡“在(浑源)州西十八里”。

  • 闵河

    ①五代时对隋、唐蔡河的别称。《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四年(957)二月,伐南唐,“命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将水军数千自闵河沿颍入淮”。胡三省注:“丁度曰:闵河,本曰琵琶沟,今名蔡河。”②即惠民河。北宋建隆元年

  • 黑龙江将军

    又称瑷珲将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析宁古塔将军地置,治所在旧瑷珲城 (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东南黑龙江东岸),次年移治新瑷珲城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二十九年(1690) 移治墨尔根城

  • 巴雾堡

    即今四川巫山县北双龙镇。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巴雾堡在“县东北六十里”。

  • 狐苏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小溪河北松树咀子。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松树嘴子。属辽西郡。东汉废。

  • 寿春府

    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寿州置,治所在下蔡县(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霍丘、寿县等地。金改为寿州。南宋绍兴三十三年(1162),升安丰军为寿春府,治所在安丰县(今安徽寿县西南安丰铺)。乾

  • 北方城县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属建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景明末废。永熙二年(533)复置。东魏时,与赭阳县合并为建城县。

  • 阳乐河

    又名横水、龙门水。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且居县:“阳乐水出东南,入沽。”《水经·沽水注》:鹊谷水“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南,流径大翮山、小翮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