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柴里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资治通鉴》:东晋咸安二年(372)四月,“徙海西公于吴县西柴里,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即此。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晋咸安二年(372年)徙海西公司马奕于此。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资治通鉴》:东晋咸安二年(372)四月,“徙海西公于吴县西柴里,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即此。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晋咸安二年(372年)徙海西公司马奕于此。
①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兴昌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南)。隋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牢州置,治所在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东部、南部之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牢州。(1
即穆棱河。指今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河下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大穆棱河一曰莫力河。源出穆棱窝集……又东北入乌苏里江。”
即今四川璧山县西南丁家镇。清同治《璧山县志》卷1:丁家坳在“县南七十里”。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库尔契利克河之东。《清一统志 · 伊犁》: 图赉爱古尔山 “在伊犁西,察察图岭北四十里,伊犁河南岸”。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鹿鸣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彭水县:牛岩铺“在县北一百里”。
南朝陈祯明元年 (587) 置,属吴州。治所在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富阳二市及临安县部分地区。隋开皇九年 (589)废。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置,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西灵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奔龙江在 “ (大龙番长官) 司东一里,又大龙河,在司治后。合奔龙江,下流入于都泥江”。
北周置,在今河南宜阳县南。《北齐书·段韶传》: “有柏谷城者,乃敌之绝险,石地千仞,诸将莫肯攻围韶……遂鸣鼓而攻之,城溃。”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南。北周建筑石城,恃为险守,《北齐书·段韶传》:“有柏谷城者
元置,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治所在沙井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红格尔苏木西南古城)。明初废。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安谷镇,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耀州志》:“照金山西北为七里川,即古安谷镇地。”(1)古镇名。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北宋